下载此文档

船政博物馆观后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船政博物馆观后感
马尾船政局在中国近代海军史、工业史、教育史、思想文化史等方面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首先,它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发祥地。左宗棠的初衷之一是要整顿水师。船政造船,主要造的是军舰,武装海军;同时制炮,生产鱼雷,也是为了武装海军。船政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造船和驾驶人才,也都是为造舰和海军服务。因此,船政被誉为“中国海防设军之始,亦即海军铸才之基”,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它培养了许许多多的海军军官和军事技术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达1100多名,占中国近代海军同类人员的60%,其中包括中日甲午海战英烈邓世昌、林永升等一大批爱国英才。
其次,它一度成为中国近代最大的船舶工业中心。马尾船政是当时在中国乃至远东规模最大、设备最为齐全的船舶工业基地,从1868年开始制造“万年清”号,到1907年止,共造船44艘,总吨位5755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2%。造船技术也不断更新,从木壳船到铁胁船,又到铁甲船。造船工业是当时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并且带动了上下游工业的发展,也造就了一大批科技人员和产业工人。
再次,它开办了中国近代最早引进西方教育模式的近代技术型学堂。马尾船政学堂采用法国教育体制,把船舶工程学校与海军学校合二为一,是一所按技术分设专业的近代高等院校。前学堂学制造,采用法国军港士官学校的科目训练;后学堂学驾驶,采用英国海军的培养方法训练。在此后的40多年里,船政学堂共毕业学生510名(连同民国初期毕业的共629名),选送出国留学生四批及零星派出共111人,很多人后来都成为我国科技力量的主要骨干。
又次,它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面旗帜。船政局通过派遣学生留学的方式,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是引进了西方的应用技术,也就是所谓“西艺”,迅速地提高了科技和工艺水平。二是引进西方的政治、经济、法律思想,突破了“中学西用”的框框,引进了触动“中学”的“西政”观念。
马尾船政文化作为近代历史的见证,作为优秀的文化必将生生不息,必将在发展中不断传承,历史和人们回望。

船政博物馆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deliliang128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