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中各层的数据报结构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大家在日常学硬背把它记住了事。
本文首先利用Sniffer工具捕获了FTP命令操作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包,然后对Sniffer工具中捕获的每一部分数据包的含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总结归纳出TCP/IP协议中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的数据报文结构,从而使大家加深对TCP/IP协议各层数据报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一、捕获FTP命令底层数据包
1、搭建网络环境。建立一台FTP服务器,设置IP地址为:。建立一台FTP客户端,,在其上安装Sniffer软件。将这两台设备通过集线器连接起来。
2、定义过滤器。在FTP客户端上运行Sniffer软件,进入系统,点“Monitor”-“Matrixa”,选中本机,点鼠标右健,选择“Define Filter…”,在“Define Filter…”窗口,点“Advanced”,选择IP->TCP->FTP,点“确定”,即已定义好过滤器,如图1所示。
2007-6-19 08:42:50 上传
下载附件( KB)
3、捕获FTP命令数据包。首先,在Sniffer中选择“Monitor”-“Matrix”,点击“Capture”命令开始捉包。然后,在FTP客户端上进入DOS提示符下,输入“”命令,输入FTP用户名和口令,登录FTP服务器,进行文件的下载,最后输入“bye”命令退出FTP程序,完成整个FTP命令操作过程。最后,点击Sniffer中的“停止捕捉”,选择“Decode”选项,完成FTP命令操作过程数据包的捕获,并显示在屏幕上。
下面对Sniffer捕获的底层数据包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网络接口层DLC帧结构详解
2007-6-19 08:37:08 上传
下载附件( KB)
如图2所示,在Sniffer捕获的DLC数据帧中依次包括以下信息:
目的MAC地址Destination=GigTecAAD4A3,源MAC地址Source=000C295264C2,以太网类型Ethertype=0800(IP),8表示为以太网。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DLC帧结构为:
2007-6-19 08:42:50 上传
下载附件( KB)
三、网络层IP数据报结构详解
2007-6-19 08:42:50 上传
下载附件( KB)
如图3所示,IP数据报中依次包括以下信息:
1、Version=4,表示IP协议的版本号为4。该部分占4个BIT位。
2、Header Length=20 Bytes,表示IP包头的总长度为20个字节。该部分占4个BIT位,单位为4个字节,因此,一个IP包头的长度最长为“1111”,即15*4=60个字节。
3、Type of Service=00,表示服务类型为0。该部分用二个十六进制值来表示,共占8个BIT。
8个BIT的含义是:
000 前三位不用
0 表示最小时延,服务使
用该位
0 表示吞吐量,如FTP服务使用该位
0 表示可靠性,如SNMP服务使用该位
0 表示最小代价
0 不用
4、Tot
TCPIP协议报头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