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重点解析
(2012-5)
1
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15个单纯准确知识点,30%)
名词解释(4个,12%)
简答题(4个,24%)
论述题(1个,10%)
案例分析题(2个,运用基础理论进行学习问题、发展问题、心理问题分析,24%)
2
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3
一、心理学的概念和心理现象的实质的概念
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的实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头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4
二、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如说话、攻击、散步等。广义上说,行为还包括机体的生理现象,如任何部位肌肉的活动,甚至神经系统的电活动。
人的行为是受其内隐心理活动支配的。人的心理活动是在头脑内部进行的,不能加以直接观察或度量,但往往有一定的外部表现。人的心理活动是在行为中产生,又在行为中得到表现的。
人的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人行为的复杂性正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具有不同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人,其心理活动有很大的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行为反应也就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件事情的行为反应也可能不同。
5
由于人的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通过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描述、测量以及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被认为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6
三、个体心理的结构及其内部各部分间的关系(p6)
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
心理学通常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1)是共同的心理过程,即个体心理活动形成及其行为表现的一般过程;(2)是个性差异,即人与人之间在心理活动倾向性与稳定性的心理活动特性上的差异。
7
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认知过程: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称为信息加工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
情感过程:人对事物的好恶和评价过程。
意志过程:拟定行动目的和计划,并执行行动计划,达到所预期的目的的心理活动过程。
8
个性差异:
心理活动倾向性上的差异: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性上的差异:能力、气质、性格等。
9
四、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冯特试图通过类似化学研究中的元素分析与合成的方法来探究人的心理实质,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冯特的这一思想体系被人们称为构造主义。构造主义提出后,受到了心理学界的普遍反对,其结果使得构造主义衰落了,但同时因为反对者的主张各有不同,演变成了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局面。
10
心理学知识总结PPT培训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