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咏物词粗谈
咏物词的概况
在宋代词史上,咏物词名家辈出,名作如林,堪称是宋词的精华。
近代词论家陈匪石先生云:论咏物之词,实赋体之极轨,与其他类型的咏物文学相比,咏物词更富于艺术性,实为我国古代咏物文学的最高代表。
宋词的最高成就在南宋,而南宋词的最高成就在咏物。
咏物词分类
咏物词是以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某种具体事物作为吟咏对象的词作。
大致可分为两类:
形容类咏物词。止于摹状事物的体貌特征或形态美。
寄托类咏物词。则运用比喻或象征手法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一九六一年十二月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模仿秀:
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心情
陆词背景:
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毛词背景:
次词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繁荣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感受时代
比较阅读: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
(4)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
(1)梅花的
形象不同
陆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象征屡受排挤的主战派。
性格傲岸,不屑媚俗邀宠,即使
粉身碎骨还是要坚持爱国理想、
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强意志。
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
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
斗争的精神。
(2)感情基调
不同
陆游:低沉孤高。
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咏物词从梅说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