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术后的综合康复——
综合康复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运动耐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关键词] 综合康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运动耐力;心理状况
随着冠心病临床治疗各种方法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aft,cabg)的广泛应用,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已明显降低。继而人们更加关注术后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 研究表明,康复治疗能明显降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1]。本文拟探讨综合康复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运动耐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按who冠心病诊断标准,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并成功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1~2周的患者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48~78(± )岁;其中左主干病变18例,两支病变6例,三支病变1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合并其他疾病情况及lvef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以上患者均无认知障碍,并取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
方法:对照组术后给予营养心肌、抗血小板、控制心率(β受体阻滞剂)以及降压( acei类)、降糖等常规治疗及护理,病情稳定后进行每两周一次的门诊随访。观察组施予综合康复方案。
康复运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6分钟步行试验(6_mwt)结果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包括运动类型、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频度和进展速度等。康复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运动方式有步行、太极拳、踏车、慢跑,并予以一定量的阻力训练。先以最大耗氧量的 60%作为运动强度起点开始运动,每两周进行运动量的评估,逐渐增加运动负荷,达最大耗氧量的80%时进入维持量。运动前进行5~10min的热身运动,然后进行30min的运动锻炼, 最后做5~10min的恢复运动。运动频次每周3~5次,每次40~60min。观察组患者在运动过程中有专职康复技师进行指导。康复护士密切观察患者对康复运动的身心反应并做好记录, 为修订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音乐治疗:观察组患者每周接受2次音乐治疗。治疗地点为康复科心身治疗室,选择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每次治疗30min。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康复运动重要性、安全性及相关注意事项;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等。健康教育的形式采取集体上课结合个别指导,健康教育每周1次。健康教育鼓励家属参加,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提高综合康复的依从性。
心理疏导:由专职心理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的评定,根据检测结果采取个别辅导与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危险因素的干预: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全面评估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与主管医师及患者共同商讨个体化的干预计划,主要内容包括饮食指导、体重控制、戒烟、高血压控制等。干预遵行从易到难的原则,便于患者有效执行。
评价指标: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3个月进行评价。心理状况评价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测试由专业人员担
冠心病患者术后的综合康复(DOC 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