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金属矿物
学习目标
(金属光泽、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的延展性、金属的密度、金属的硬度、金属的熔点);
,识记常见金属的用途;
(与氧气、水、酸以及某些盐溶液)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常见的金属矿物:
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FeS2),孔雀石(Cu2(OH)2CO3),水铝石(Al2O3·xH2O),褐铁矿(Fe2O3·xH2O),赤铜矿(Cu2O),方铅矿(PbS)等。
学习要点
重点、难点和疑点
①、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与用途
②、教学难点: 铁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
③、教学疑点通过和已有化学知识的联系、比较、理解并得出结论“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教材解读
内容要点
解析
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在地壳中,铁、铝、铜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中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用途最广泛的一种金属,在地壳中铝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其次是铁。
铁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却相对稳定,而镁能在空气中燃烧,比较镁、铁,得到铁不如镁活泼;而铁与铜比,铁能置换出酸中氢,而铜却不能,得出铁比铜活泼。一定条件下,铁可以跟多种非金属单质(如O2、Cl2、S等)及某些化合物(如CuSO4、AgNO3等)反应,所以说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金属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金属大多数为固态(汞为液态)有特殊的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延展性,机械强度大,易导电传热,铁、镍等少数金属还能被磁铁吸引。
:
(1)金属都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一般都呈银白色,而少量金属呈现特殊的颜色,如:金(Au)是黄色、铜(Cu)是红色或紫红色、铅(Pb)是灰蓝色、锌(Zn)是青白色等;
(2)有些金属处于粉末状态时,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如铁(Fe)和银(Ag)在通常情况下呈银白色,但是粉末状的银粉或铁粉都是呈黑色的,这主要是由于颗粒太小,光不容易反射。
(3)典型用途:利用铜的光泽,制作铜镜;黄金饰品的光泽也是选择的因素。
:
(1)金属一般都是电和热的良好导体。其中导电性的强弱次序:银(Ag)>铜(Cu)>铝(Al)
(2)主要用途:用作输电线,炊具等
:
(1)大多数的金属有延性(抽丝)及展性(压薄片),其中金(Au)的延展性最好;也有少数金属的延展性很差,如锰(Mn)、锌(Zn)等;
(2)典型用途:金属可以被扎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金属金打成金箔贴在器物上
:
(1)大多数金属的密度都比较大,但有些金属密度也比较小,如钠(Na)、钾(K)等能浮在水面上;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2)典型用途:利用金属铝(Al)比较轻,工业上用来制造飞机等航天器
:
(1)有些金属比较硬,而有些金属比较质软,如铁(Fe)、铝(Al)、镁(Mg)等都比较质软;硬度最高的金属是铬(Cr);
(2)典型用途:利用金属的硬度大,制造刀具,钢盔等。
:
(1)有的金属熔点比较高,有的金属熔点比较低,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Hg);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W);
(2)典型用途:利用金属锡(Sn)的熔点比较低,用来焊接金属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反应
(1)金属镁与氧气发生反应
化学方程式:2Mg+O22MgO(2)金属铁与氧气发生反应
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3)金属铜与氧气发生反应
化学方程式:2Cu +O22CuO
大部分的金属不能与水发生反应,但少量金属能与水发生反应,如Na、K、Mg、Fe等。
3、金属与酸发生反应
Fe+2HCl==FeCl2+H2↑;
实验现象:铁丝表面出现气泡,铁丝逐渐溶解,一段时间后,无色溶液变成浅绿色溶液。
其他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Zn+H2SO4==ZnSO4+H2↑;Cu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Fe+ CuSO4==FeSO4+Cu
Cu+Hg(NO3)2==Cu(NO3)2+Hg
大多数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也有少数金属很难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如:“真金不怕火炼”,就是指黄金很难与氧气反应。
大部分的金属不能与水发生反应,但少量金属能与水发生反应,如Na、K、Mg、Fe等。
①在冷水中,金属钠、钾等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如:2Na+2H2O==2NaOH+H2↑
②在热水中,金属镁等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如:Mg+
金属与金属矿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