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前班后会议制度
二、班组长随班工作制度
三、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四、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五、班组和岗位安全评估制度
六、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
七、事故分析处理制度
八、安全检查与奖罚制度
九、班组学习培训制度
十、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制度
十一、交接班制度
十二、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十三、安全举报制度
十四、员工安全权益维护制度
十五、安全绩效考核制度
十六、师带徒实习制度
十七、互保联保制度
班前班后会议制度
一、各班组应建立和完善班前班后会制度,要认真组织,切实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绝不做表面文章。
二、班前、班后会安排在两班交接的时候进行,参加会议人员必须必须提前15分钟到场。
三、班前、班后会应由当班班长或当班临时负责人主持。
四、班前、班后会主要内容应包括:
1、班前会:会议负责人必须清楚和明确工作任务、作业任务和施工方法,并根据施工类型、施工方法、人员、工具、环境等制度危险点预控措施。开工前,作业负责人要向作业人员现场交底。此外,还要解答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疑问。
2、班后会:班长要在本班结束后及时针对本班工作完成情况以及设备安全运行的正确评估。对于工作中的违章行为、工作怠慢、责任心不强等现象及时提出批评,必要时向上一级领导提出处罚的建议。对于存在不足要举一反三,制定有效整改措施并限期落实,以提醒本班成员避免以后工作中同类情况发生。
五、参加班前、班后会人员应遵守现场秩序,不得来回走动,不准接打手机,不准大声喧哗,不准个迟到早退。
六、班前班后会必须逐项做好记录,填写认真,参加会议人员必须签到。
七、班前班后会记录必须妥善保管,以备检查。
班组长随班工作制度
1、班组长在随班工作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有关规定、标准和本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随时随地检查和督促本班组员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对工人的安全负责。
2、班组长在随班工作中,要强化自身安全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本人无违章,给职工当好表率,切实加强对本班组安全工作的领导,才能带领本班职工安全生产。
3、班组长既是当班的安全第一责任人,也是工作指挥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把当班中存在的问题和班前会所安排的问题了解一清二楚,安排工作要合理,在工作中存在问题要及时向值班室汇报,每天汇报隐患问题并在验收表上注明。
4、要把工作中的每一环节,每一个步骤要协调好,要懂管理,要会管理,特别是安全、质量、生产全面协调、要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优点,安排工作合理。
加强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职工生活,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中去,使之形成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心情舒畅,工作积极向上的局面。
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机电)
机电设备必须有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防爆合格证,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合格率100%。
职工按计划培训、复训、持证上岗。
设备管理应合理,正确使用,精心维护。
设备按规定及时测定、检验。
设备要妥善存放,摆放整齐。
技术资料齐全、完整,符合要求。
建立健全各工种岗位责任制。
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运输)
主要运输线路达到优良,运输设备完好率达95%。
提升安全保护及行车安全保护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运输设备、设施实行包机制。
各工种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齐全完整。
运输技术资料齐全符合规范。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副平硐、运输巷、采区上山下山及车场、硐室等应保持清洁。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构,发挥本队职工对矿井安全工作的监督作用。
2、自查自纠治理工作每周进行一次,由队长、副队长、技术员,班组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
3、要对本队安全事故进行追查、分析和上报,根据事故的性质、危害及情节严重程度,经队干会研究作出处理决定。
4、查出的隐患必须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隐患为排除之前,不予生产。
5、对查出的隐患因整改拖延而造成事故,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6、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整改不力的班组或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班组和岗位安全评估制度
一、推行班组和各岗位安全评估制度是为了准确、真实、客观地反映和判断班组当班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发现、消除和治理生产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二、开展班组和各岗位安全评估一般由班组长承担,必要时也可组织全班人员参加。
三、班组和各岗位安全评估分为班前安全评估、班中安全评估与班后安全评估。安全评估的要点主要有:
。
,是否持证上岗。
机电机运队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