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科研主渠道作用
促进民族文化教育传承
新疆是多民族“大杂居”和少数民族“大聚居”共存的地区,民族团结是新疆一切发展的基础条件,而心理契合、文化融合和根本利益一致是民族团结和新疆发展的根本。根据心理学研究,人们的心理契合、文化融合的最佳时期是青少年时期,而最好的载体是学校教育。为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书记赵德忠说。“民族团结和睦是新疆稳定发展的政治基础,必须从学校抓起,从孩子抓起。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民族团结教育,才能引导青少年深化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才能增强各族师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感,从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领导高度重视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综合组并加强教研活动加大对教师的培训
(1)我校由多民族学生组成,在这个多民族相融的大集体中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形成了维吾尔、回、汉、哈萨克族、蒙古族学生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共同进步的良好校园氛围。
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教研活动和实施课程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少数民族常识知之甚少。为此,我们组合组全体教师《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任务
小学中年级阶段(三、四年级)
民族知识启蒙教育:内容标准
①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
②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
③初步了解56个民族的基本特征;
④了解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以及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
小学高年级阶段(五、六年级)
民族常识教育:内容标准
①了解56个民族的地域分布及居住特点;
②了解各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
③了解各民族语言文字特点;
④知道各民族著名人物;
⑤了解各民族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特色与成就;
⑥知道中华各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⑦了解各民族之间应当平等相待以及各民族人民需要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2)校领导在综合组对青年教师谷佳佳(民族团结)进行培养并集体会课在旧教学二楼多媒体教室,我校青年教师谷佳佳就《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多彩的民族节日》组内通过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试讲、最后展示的过程,高红副校长、李灵副校长亲临现场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
(3)2012年3月古佳佳老师的青年教师培训
民族团结老师唐晓颜和简晓华老师分别以集体备课和课后反思的的形式对民族团结课在组内进行了展示。并分别在四楼多媒体大教室上了2节民族团结课。两位老师对民族风情介绍的比较到位准确能够在授课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较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运用民族知识来融会贯通较好。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
综合组在扎实上好民族常识教育课的同时,以专题讲座、结对帮扶、民汉师生互帮互学以此来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结对帮扶民汉教师互帮互学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市教育局工作安排,我校与阿勒热托海中心校结成了义务教育段“手拉手帮
民族团结的工作思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