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参评推荐表
作品标题
限制“公款消费”本质是制约权力寻租
参评项目
网络评论
刊播网站
中国经济网
首发日期
2013年11月15日
网页地址
http://views./view/ent/201311/15/
字数
1346
主创人员
子房先生(年巍)
编辑
周姗姗
作品
评介
2012年底,中央出台“八项规定”。2013年,随着这项利国利民的措施不断深入,中国经济本身也因此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其中,中央出台限制“公款消费”的各项政策更是赢得网民的一片“赞声”。
此篇评论正是以此为切入点。不同于其他解读文章,本篇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认为,遏制“公款消费”看似只是“反腐败”的措施,其实这还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语义,最后得出结论:反对公款吃喝、铺张浪费,其本质是制约权力而不是抑制消费。同时,文章还指出了当前已经发生的变化:自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组成以来,就把转变职能作为第一件大事紧紧抓住不放。而行政审批的削减下放和行政改革的深入,改变了政府运作模式和官员的行为方式,也将极大缩减官员的权力寻租空间。
采编
过程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句话是2013年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只有从网民关注的热点——限制公款消费入手,采用网言网语,才能让网友更容易接受文章的观点,认识到市场领域中的“倚公”、“傍官”本身就不健康,以此制造经济繁荣、拉动消费,只能是饮鸩止渴。同时,限制公款消费也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社会
效果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网上有些声音认为这将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对此,本文没有用生硬的说教方式,而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使网民认识到反对公款吃喝、铺张浪费,其本质是制约权力而不是抑制消费,并回击了质疑之声。文章使读者认识到,如果消费经济必须靠公款来拉动,那只能说明这个经济的质量有待改善。
通过本文,网民可以明白简政放权为何会成为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更重要的是,本文使网友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出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也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如今事实已经证明,2014年的各项经济工作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
限制“公款消费”本质是制约权力寻租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提出过一个“花钱矩阵理论”: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花自己的钱,办人家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花人家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花人家的钱办人家的事,既不讲效果,又不讲节约。
“公款消费”就属于后两种情况。在讲究“面子”文化的国度里,“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成为很多国人的常识。但十八大后,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到“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领导层已下决心治理此顽疾。
遏制“公款消费”看似只是“反腐败”的措施,其实这还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语义。
一方面,在支出不是来源于个人收入,而是由“公家报销”的情况下,“支出预算约束会软化”和“花钱的人未必追求最大效用”这两种情况必然会出现,那么“公家报销”将会扭曲商品相对价格,而且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用公款买的东西,普遍比市场平均价格高)同时,无论价格结构的扭曲还是物价总水平的上升,都会引起收入的再分配,而这个收入分配显然是不公平的。
另一方面,“公款消费”大行其道实质就是权力与利益交易的市场选择。权力腐败始于交易,而交易需要场合。“吃什么无所谓,关键是和谁吃”、“喝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关键的人喝满意”、“接待上级不敢怠慢”,不管是中秋送月饼还是国庆送礼物,打的都是“人情”幌子,然而多数都是“暗渡陈仓”,行的是权力寻租或利益交换之实。因此,反对公权力公款吃喝、铺张浪费,其本质是制约权力而不是抑制消费。
更重要的是,由于市场化的不彻底,许多重要的资源分配权仍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这为寻租活动创造了巨大的空间,“看不见的手”异化为“到处乱摸的手”。当决定着资源分配的不是法律和规范,而是官员个人的偏好之时,官员大笔一挥就是数千万上亿的项目资金,随便一个眼色就能让一个企业消失或让一个企业日进斗金,权力自然就已经成为众星捧月、众相取悦的“爷”,一切都会围着权力转。
如果消费经济必须靠公款来拉动,那只能说明这个“经济质量”有待改善。在当前的社会经济领域中,“倚公”、“傍官”现象甚为突出,一些企业在找资源找销路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如何服务于市场大众,而是怎样才能搭上政府这条线,他们无不希望通过官员客
获奖经济报道文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