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我国的宗教概况
预习思考:
?
?
?
?
一、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二、宗教的根源
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产生的。
产生:自然压迫
自然根源
存在和发展:
阶级压迫
社会根源
三大宗教
产生时间
产生地点
信仰
基本经典
大的教派
当代流行地方
教徒人数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公元1世纪
公元7世纪
公元前6-5世纪
亚洲西部
阿拉伯半岛
古印度
上帝和它的独生子耶稣
神“安拉”(真主)及其旨意
释迦牟尼(创始人)
圣
经
古
兰
经
佛经
天主教、
东正教、
新教
逊尼派、什叶派
大乘佛教、小乘佛教
全世界
亚洲、非洲、西欧、北美
亚洲
三、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他说:如果鸟有上帝的话,鸟的上帝一定是有羽毛的。宗教所信奉的上帝或神也是这样,国外各民族的神都是该民族人的样子,中国人的神则是中国人的模样。
这充分说明了所谓“神灵”、“天堂”、“地狱”都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歪曲反映。
宗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二)宗教的社会作用
材料一: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
材料二:……倘有中国人将法国教堂、墓地触犯、毁坏,清地方官须严拘重惩。、传教。入内地传教之人,地方官务必厚待保护。……
——《天津条约》
马神甫事件: 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奸淫掳掠,胡作非为而又逍遥法外长达3年之久,激起当地人民极大愤慨。新任西林知县张鸣凤将其法办,法国抓住这个事件借口挑起侵华战争,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中世纪欧洲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相勾结,以维护其统治。都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基督教传教士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改造自然是对神的亵渎,大逆不道。
布鲁诺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被认为动摇了神学观念的基础,被活活烧死。
中世纪宗教裁判所
为科学献身的布鲁诺
我国的宗教概况——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