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堆肥场认识实习报告
环工1302 韩权 2013011351
南宫堆肥厂认识实习报告
--环工1302 韩权 2013011351 实习时间:
实习人:韩权
实习方式: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学习。
前言
,是北京市全市一天产生的垃圾量,需要366辆载重50吨的卡车才能从城市的各个转运站运走,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侧面。今天,垃圾危机已经成了城市管理者面临的紧迫难题,围绕垃圾处理这一具有明显负外部性的公共事务,如何对待各种利益相关方和各种不同乃至针锋相对的观点,如何通过协商实现共识性的公共决策,这对于正处于向服务性转型的政府和仍显脆弱的中国公民社会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
本次实习是通过讲解员的悉心介绍与讲解,能够使环境工程专业的我们对与自己专业知识联系非常紧密的垃圾问题有个基本的了解。并且了解基本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当今令人头疼的垃圾处理问题。
厂区概况
南宫堆肥厂地处大兴区瀛海镇,隶属于北京环卫集团二清分公司,,与同属二清分公司的马家楼转运站、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一起组成了北京市西南垃圾处理系统。南宫堆肥厂于1998年12月8日正式投入运行,至今已经连续运转了17年,是迄
今为止全国连续运转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垃圾堆肥厂。原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400吨,经过08、09年两次工艺改进,处理能力已经提升至每天1000吨以上。据厂区工作人员介绍,现在经过工艺改进日处理量已经达到了2000吨以上,常常超负荷运转。
工艺流程
南宫堆肥厂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好氧式高温堆肥发酵技术,垃圾在发酵仓内进行高温发酵,南宫堆肥厂一共有30个4米宽、4米高、27米长的发酵仓,这里我们可以称其为隧道。每个隧道后面都有独立变频控制风机,并装有温度探头、氧气探头,能时时对隧道中垃圾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技术参数进行有效的控制。垃圾在隧道中经过高温灭活,实现了无害化处理。由转运站运来的15-80mm,有机物含量在50%以上的垃圾,经过计量称重后,进入卸料仓,由中央传送带传送到布料机,进行隧道布料。
进厂垃圾的要求
密度:适用于堆肥的垃圾密度一般为350~650kg/m3。
有机物含量:适合堆肥的垃圾有机物含量在20~80%。
含水率:适合堆肥的垃圾含水率为40~60%。
不包含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
转运站分选出的中等粒径垃圾
中粒径垃圾包括马家楼转运站筛分后中粒径(15~80mm)和小武基转运站筛分后中粒径(15~80mm)垃圾。
进料方法
从转运站运来的中等粒径垃圾和宣武可堆肥垃圾经地磅称重记录后,由厂内卸料车将垃圾倾卸到卸料仓0-H1内,为了保证输送到中央传送带上的原料的均匀性,在卸料仓的末端设置了一个布料滚筒,然后进入中央传送带,中央传送带通过布料机为空隧道布料。
在进料系统出现故障时,采用铲车进料。
隧道布料
隧道的进料是通过两个由人工控制的可自动伸缩的布料机来完成的,布料机可将进料均匀的布料。布料是否均匀、布料高度对垃圾的发酵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布料的高度作如下要求:
隧道发酵
在填装完发酵隧道后,对发酵过程的
南宫堆肥厂认识实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