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泰坦尼克号》是众所周知的于1994年拍摄的一部浪漫的爱情灾难电影。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其处女启航时触礁冰山而沉没的事件为背景,描述了处于不同阶层的两个人——穷画家杰克和贵族女露丝抛弃世俗的偏见坠入爱河,最终杰克把生命的机会让给了露丝的感人故事。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以下的观后感一起来了解这部感人的爱情影片。
有关于泰坦尼克号的记忆是如此的富有戏剧性,似乎就像是被上帝安排的命运一般。然而在尘埃落定时候,谁都看得见,这命运有着怎样的起承转合。上帝从来没有安排,安排好这一切的,是人类。
还记得第一次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那种刻骨铭心的无私的爱永远是爱情故事里的最经典的永恒,那场巨大灾难里被夺走的生命永远都让人扼腕叹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给人看,而我希望至此之后不再有类似的悲剧。
泰坦尼克号故事所负载的这一层对于人类盲目自信的批判在电影中有所提及,虽然不是叙事的重点,却也在伊斯姆先生和史密斯船长的对话中、有关救生艇数量和容量的对话中等情节中含蓄的给出了电影本身的观点——酿成最终悲剧的,并非全是天灾,而是人类的挑战一切的狂热——无力负担全责的史密斯船长选择了放弃生命,无力控制局势的麦道船长选择了饮弹自尽,无力创造神话的安德鲁先生选择了与自己毕生的最大杰作一起毁灭——这不是一个人的死亡,不是一艘邮轮的毁灭,而是积聚了一个时代人类欲望的幻梦的崩裂,这崩裂令任何个体都无从承受,惟有一死,方可解脱。
局限于时长等因素,电影在情节上和画面上对于这一层的表达如果可以说是点到为止,那么来自于詹姆斯霍纳的电影配乐,则在这一道路上达到了超越电影故事和画面的境界。尤其是电影配乐中的尾声《大海的咏叹》,以全篇音乐都未曾有过的沉重和忧伤将这个主题讲述到了音乐可以达到的极致——不再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不再有悲剧升华的光辉,有的只是对于这样一个已经深眠于大海,终将有一天深眠于人类历史的故事的反思与追忆,最后逐渐远去的音效,就是在诉说着这命运的启示。
不管是片中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全片中的情感都是为了透视人性而设置。然而对于人性的解读和判断,我们往往太容易以道德制高点自居了事;《泰坦尼克号》则在这个问题上给出了榜样式的解读。
然而Rose是幸运的,她在这一趟旅程中遇到了真正关心她和爱她的人。其实不止是Jack,就连Carl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意和关心。从不知如何面对任何一种关心,不知如何善待一份爱意的懵懂无知,变成了一个有独立思想、坚强选择的女性,Rose用自己的方式回应了Carl的关心,更用自己的一生让Jack给的爱热烈的活在了她人性的光芒里。
《泰坦尼克号》却不是一部所谓人性善的温暖故事,而是以更为艺术的方式着力呈现多样人性的写实剧。这一特质在Carl这一角色身上表现的最为突出。Carl是性格上独断专行的未婚夫,是一个心胸很狭窄的富二代,是一个只知道以金钱收买一切的小人,看似好像这样的Carl必须是一个反派角色不解释,但是他又是对Rose一往情深的男人,是在自救时同时搭救小孩子的人,他在一片大乱中始终保持着救生艇的安全,为此不惜做出各种事情,他也是在灾难中捡出一条性命却轻易的在股灾中放弃掉的人,各种各样的选择、各种各样的企图、各种各样的品质在他的身上都有着体现,单纯的人性善或者人性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ng1982071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8-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