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凤鸣中学校徐晓云
重庆市云阳县凤鸣中学校徐晓云
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
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
凤中学子鱼跃龙门
09高考舍我其谁啊!
改革开放30年
专题复习
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回顾和总结即将过去的20世纪时指出: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十七大报告第二部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2008-02-27 新华网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
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
■广义的改革开放
1、改革:
选修一的九大改革;现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改革等
2、开放:
古代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近代被迫开放等;
■狭义的改革开放
1978—2008年我国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成为复习热点的原因
■时政热点:30周年纪念、十七大、历史地位
高考特点:不回避热点,史鉴功能
改革开放专题复习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专题知识的达标度
■专题知识的广度
■专题知识的深度
■专题知识的高度
■基础知识与材料运用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经济建设: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主要内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对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专题知识的达标度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农村人口多,农村关系整个政局的稳定和整个国家的发展;原先经济体制农民缺乏积极性,农业落后。
(2)最早地区:安徽凤阳小岗村、四川。
(3)特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4)作用:它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重庆市云阳县凤鸣中学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