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李瑛
作者简介
李瑛(1926—),现代诗人。河北丰润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诗作。先后担任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作协理事,中国笔会中心理事,《诗刊》编委等职务。他的代表作有长诗《一月的哀思》、《寄自海防前线的诗》、《在燃烧的战场》、《献给火红的年代》、《站起来的人民》、《难忘的一九七六年》等。《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李瑛1980年出版的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他的诗作有的已译成了外文。
3 假如有一天,我死去, 我便平静地倒在大地上, 我的年轮里有——
我的回忆、我的懊悔、我的梦的颜色,
我经受的隆隆的暴风雪的声音, 我脚下的小溪淙淙流响的歌; 甚至可以发现熄灭的光、熄灭的灯火, 和我引为骄傲的幸福和欢乐..... 那是我对泥土的礼赞, 那是我对大地的感谢; 如果你俯下身去,会听见我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轻轻地说: 让我尽快地变成煤炭-----沉积在地下的乌黑的煤炭, 为的是将来献给人间纯洁的光, 炽烈的热!
诗歌朗诵技巧
1.
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2.
诗歌朗诵必须尊重作者的原味,以优美的节奏,高、低、轻、重、强、弱、快、慢的音调,把原作品词句的意态、语气,生动的表现出来,进而产生赏心共识的感受。
比一比,谁最“骄傲”
有感情朗读全诗,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节反复诵读,看谁能把诗中“骄傲”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体感知
(2)、诗人通过想象,把“一棵树”塑造成怎样的一种形象?
(1)、简要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树”的自我介绍,介绍了( )
第二部分:展开想像和联想,表现“我”愿意( )的强烈愿望。
第三部分:把激情引向高峰,进一步表现“我”( )的崇高精神。
生长地、经历、成长的过程、属于谁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献身
第一部分
一、首行的作用是什么?
二、为什么六次重复主语“我”?
提示:突出“我”的形象,交代“我”的身份、原籍及丰富的阅历。
三、如何理解“我能讲许多许多的故事,我能唱许多许多支歌”?
点题,总结
第二部分
一、“无论是红色的、黄色的或黑色的土壤,我都将顽强地热情地生活”,这一句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我是一棵生命力极强的树,无论在哪里,我都能充满信心坚强地成长。
二、“我”为什么幻想“流出”蜜酒和“开出”花朵?
提示:为了使人民生活甜蜜美满。
三、“我”为什么幻想生长在“海上”“空中”“荒滩”“沙漠”?
提示:为了更广泛地为全世界劳动人民服务,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
第二部分
主题公园案例分析--华侨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