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华孝道.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孝道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我国的圣哲先贤对孝的论述有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称为孝文化。

上面提到的是古代的孝,我认为今天的孝是要与古代有所区别的,我们要批判地继承。我们要尊重父母,报答他们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在他们年老需要的时候守护在他们身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独立意识,要自尊自爱。孝是感恩,孝不是盲从。

孝作为道德规范,它不仅仅适用于一个社会,一个阶级或一个时代,而是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孝在现代社会仍然可以成为道德伦理的高尚人格和人际义务的重要精神源头,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因此,我们在和谐社会的视域下,应该以人民性和科学性的标准把握传统孝文化的伦理精神本质,挖掘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因素和普遍价值,赋予其现代伦理精神。

记得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有一则感恩教育的公益广告:一位年轻母亲睡前给母亲端洗脚水,幼子为此深受感动,遂端来一盆热水要给自己的母亲洗脚。无独有偶,2011年
母亲节前夕,江西某小学100名学生在操场上给妈妈洗脚以示孝心。下跪洗脚的光荣事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至此,“洗脚模式”成了推行孝道伦理的样板。上海某中学甚至给学生颁发洗脚日历卡,每洗一次脚,父母就在上面签字,而该卡将在期末成为评定学生道德分数的主要依据。国人的孝道传统,往往表演甚于实绩。父母死后大办丧事以示孝道,而其生前则往往百般虐待与摧残。洗脚不过是一场孝道作秀而已,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是,孝即爱心。

中国封建社会的孝道,无非是专制主义在家庭结构中的映射。它从未承载过真正的爱与亲情,而仅仅重申长辈对晚辈的微观权力。它拒绝家庭环境的人际平等,无视晚辈的人格尊严,由此导致服从性和工具性人格的茁壮成长。愚孝,这个长期以来一直禁锢着青年人的枷锁,曾经戕害过多少年轻的心灵,又诱发出多少人生悲剧。

愚孝的概念不断的演绎扩大,进而上升为对国家的愚忠。作为国家的一员,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忠于自己的政府和领袖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现有的政权不能维护国家利益,不能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那还有必要誓死捍卫吗?这样的信念是值得尊敬的,但这样的行为却注定是悲哀的,这样的垂死挣扎是毫无意义的,最后自己也只能做没落王朝的殉葬品。我们的民族性格深处有弱弱的一面,所以我们的国家向来崇拜悲剧英雄,这在间接上成为愚忠愚孝得以滋生的肥沃土壤,使这种不合理的封建伦理纲常观念得以延续数千年之久。

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文化的壁垒,启蒙了年青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他们振臂高呼,与旧时代做坚决斗争。孝道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父权族权遭到了严重挑战,从那时起,旧的孝道观念便在新文化的影响和浸润下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新中国成立后,
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对其更是当头一棒,婚姻由原来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变成青年男女自己的事,这是新孝道战胜旧孝道的重要表现。

如今,在市场经济和拜物主义的影响下,不管是新孝道还是旧孝道走向了穷途末路,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年轻人提供了绚丽的舞台,经济基础的独立使得他们不

中华孝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deliliang128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8-05-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