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教学论文 对幼儿模仿行为的案例分析.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幼儿模仿行为的案例分析
作者:赵瑞
【摘要】模仿是幼儿期突出的性格特点,模仿行为也是幼儿期常见的一种行为表现。由于幼儿辨别是非能力差,不良榜样,成长环境和电视动画反面人物的影响会引发幼儿一些不良的模仿行为,导致了幼儿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榜样,电视动画正面人物也会引起幼儿良好的模仿行为。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净化幼儿的成长环境,帮助幼儿分析电视中的人物行为,让孩子模仿好的行为,从而塑造良好的性格。
【关键词】幼儿、模仿、影响
模仿,从心理学角度指的是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的现象,尤其对幼儿而言,幼儿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良好的模仿行为对幼儿的成长和学习会带来很大的益处,模仿不当会给幼儿的成长带来危害,幼儿的不良行为很多是出于好奇通过模仿获得的。在实习中,我对榆次区什贴镇幼儿园中班的幼儿进行了观察,对他们在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中发生的一些模仿行为进行了记录,并对所记录的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镜头一:一天中午小朋友在一起吃饭,我把饭菜发下去之后,豆豆小朋友立即把手里的饭菜倒在一个盘子里混合起来,再倒进另一个盘子,这样来回颠倒几次,和她坐在一起的毛毛看见豆豆的做法,觉得很有趣。也学着豆豆的做法玩了起来。这时,我走了过去,制止了他们的行为,并问,
“你为什么不吃饭啊?“,”我不喜欢吃今天的菜“
镜头二:华华在我带班的时候就有口吃的现象,说的每一句话总是磕磕巴巴的。他和同伴玩时,同伴觉得他说的话很好玩,很有趣。这些同伴就学华华说话的方法,有一次告状的时候,他们就学华华那样说话:“老—老—师,他—他尿裤子了。”说完之后就哈哈大笑。在那以后,班里的小朋友都开始学他说话。
分析:模仿是幼儿期的典型特点,是幼儿的天性。由于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对于他们感兴趣却不适宜的行为也会去积极模仿。模仿对象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同伴,就案例中,幼儿觉得华华说话的方式有趣,就会鹦鹉学舌,不考虑后果的严重性,久而久之,如果不加以制止,就会形成口吃。
镜头三:午睡后,大家起床叠被子,可是萌萌还在熟睡中,不一会儿,休息室中传来阵阵的哭声:“萌萌怎么了?”几个孩子说是洋洋打了萌萌的头叫他起床。当孩子吃完点心,进行盥洗的时候,明明跑来对我说:“老师,洋洋他打我屁股。”我走进洋洋身边问:“洋洋,你这样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总打别人?”他说:“我妈妈在家也经常这样打我的呀!”
分析:洋洋父母的文化比较低,对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的认识不到位,缺少正确的教育观念,因此,对孩子的不听话常常采用打骂的暴力行为,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幼儿最善于模仿,父母则是他们模仿的首要对象,总喜欢模仿父母的一些行为模式,孩子身上不少习惯就是直接从父母那里模仿来的,以达到自我满足。
镜头四:最近总有孩子告状:“老师,他打我,老师,他踢我“。经过调查发现我班孩子非常喜欢看《奥特曼》的动画片。孩子们就模仿奥特曼打小怪兽,把自己当成奥特曼,把小朋友当成怪兽。
镜头五:班里有个孩子奇奇,是个恐龙迷,家里的恐龙玩具,恐龙图书数不胜数,各种恐龙的名称和特点他能讲的头头是道,模仿恐龙也是他的爱好之一。模仿恐龙走路和觅食,每次都会把手举起来当做锋利的爪子,对着小朋友挥舞,眼神特别凶

教育教学论文 对幼儿模仿行为的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8-05-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