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习惯养成,成就辉煌一生
沂水镇第一初中
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因此在中学阶段,更要重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这几个“学会”是和学生养成教育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只有真正抓好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学阶段打基础的任务才能完成。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育人理念。
1、教师观念要更新。
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发展,教师的观念需要更新。21世纪的教育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
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领导带头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各种文件,阅读各种有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的书籍、报刊、资料,在全体教师中展开学习、讨论,让他们认识到现代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使学生的潜能得以释放,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
教师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教育学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否敬业,是否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都将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因此,学校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转变教师育人观念。一方面,学校努力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思想上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锤炼一支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强、工作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2、重视并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班主任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学校对班主任有着规范的要求。班主任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学生搞好团结,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让学生在无形中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提升学校班主任队伍素质,学校多次组织了班主任论坛,请优秀班主任传经送宝,把班级管理中的经验、做法与大家共享,促进了良好的校风、班风的形成,对中学生的行为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中,尤其是在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过程中,班主任和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通过“教师帮扶学生”等形式,全面跟踪帮扶,以点带面,弥补班级中的“短板”。在教育过程中要树立对学生的信心,切忌急于求成。在尊重、平等、真诚的交流互动中,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追求美好事物的心!
二、加强学生“是非”认知,激情明理。
1、知“是非”。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赖于其对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意义的正确认识。所以每学期开学伊始,我们就通过主题班会,团队会,宣传栏,学校广播、网络等渠道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了解良好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们每年把九月份定为常规教育月,组织入校新生系统地学习"三规"等各项规章制度,其他年级重温常规的内容,结合内容自查问题,制定措施,巩固成果。这一做法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心中有规范,然后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召开主题班会,中学生一日常规知识竞赛等。举办活动有针对性,讲究实际效
注重习惯养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