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动车牌照额度拍卖政策经济学分析
≮
上海机动车牌照额度
拍卖政策经济学分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吕迪
摘要通过对上海机动车号牌额度拍卖政策的缘起与发展历程的分析,对其政策的有
效性进行评价;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论证该项政策的合理性,车牌供应类似于"俱乐部产品"
应该通过市场达到最优化配置,政府只需要规范市场,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上海在现阶段还不
宜采用征收道路拥挤费来代替车牌拍卖政策.
关键词:车牌额度拍卖上海
随着WTO的加入和国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小
由于现有的道路面积不足,城市空问结构不合理,
交通管理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增
长的小汽车需求,发展汽车产业与交通拥挤的矛
价拍卖政策来抑制小汽车的增长,缓解交通拥挤
的矛盾,自去年该拍卖政策的调整使车牌拍卖价
格出现历史新低至今,对该项政策的存废存在争
议,目前对该项政策的研究多基于法律的视角,拍
卖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几为空白.
1上海机动车牌照额度拍卖政策发展及实施效
果评价
上海是全国最早也是至今唯一坚持车牌拍卖
政策的城市,从1994年起,上海开始对中心城区
新增私车额度通过投标拍卖的方式进行总量调
控,随着人们购买力的提升,道路设施面积不足,
城市空问结构不合理,私家车的快速增加会带来
城市交通拥堵,实行这一调控是为了"控制新增
机动车总量,缓解交通拥堵".
上海机动车号牌额度拍卖制度,经历了十余
年的变化和发展,自身亦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国家
政策以及客观形势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大致经历
了起步,,
上海政府相关部门着手车辆管理政策调研,1987
,上海
2009年第23卷第6期
以有底价,不公开拍卖的方式,对私车牌照进行市
,上海市又将拍卖方法改
为无底价,公开拍卖,2003年上海将国产车,进口
车全部纳入车牌拍卖,从2004年起实行了公务用
车号牌额度拍卖制度.
上海城市的道路资源有限,道路建设速度比
不上机动车增长的速度,由于采取了以牌照拍卖
为代表的控制政策,尽管经济发展已经处于较高
水平,上海小汽车的保有率仍然相对较低,根据国
际经验,正常情况下,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
元,汽车拥有率就会迅速提高,并且与人均GDP
成正比关系增长,只有对车辆拥有实行严格控制
的香港,
规划研究所的相关分析,2006年末,上海人均
GDP已超过7000美元,汽车保有率仅为60辆/
千人,远远低于伦敦,汉城,曼谷等在同样经济水
,现状
制,对减轻上海特别是中心城内的道路交通压力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不采取拍卖政策相比,2006
年使中t2,城内拥堵路段比例由41%下降到24%,
中心区(内环内)拥堵路段比例由67%下降至
41%,基本达到"车路平衡发展政策"预期效果.
.
上海机动车牌照额度拍卖政策经济学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