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培训.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公共场所卫生法规及基本概念
《公共卫生管理条例》是由国务院在1987年4月1日发布实施。共五章19条。
《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是由卫生部1991年3月1日颁布,6月1日实施。共四章30条()。
各地省、市也相应出台了实施办法。
公共场所的概念
公共场所是指供公众使用的具有围护结构的场所。是人们的生活、学习、娱乐的环境地方。对从业人员来说则是劳动环境。
公共场所具有种类多、分布广、人群聚集、流动量大等特点,是人们劳动、生活、学习、娱乐不可缺少的社会活动场所,是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条例》的目的、意义
其目的是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其意义是,国务院发布《条例》这标志着我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从过去的行政管理转变为法制管理,从一般的感观卫生检查转变为明确卫生指标的检验监测,从而将我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纳入科学管理轨道。
三.《条例》第二条适用于下列公共场所(共7类28种)
(8种):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
(3种):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
(5种):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
(3种):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
(4种):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2种):商场(店)、书店;
、交通场所(3种):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四.《条例》第三条公共场所的项目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
、微小气候(温度、湿度、风速);
;
、照明;
;


归纳起来主要分: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
: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活动中吸入或接触带有引起人体疾病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从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主要CO、CO2、SO2、硫化氢、可吸入灰尘、异臭等,轻者可引起人们感觉不适,重者引起急慢性中毒。
:包括微小气候、采光、照明、噪声等因素,这些因素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都能不同程度地危害人体健康。

是指在公共卫生机构,按照国家相关的卫生要求,依据相应的检测标准,对公共场所进行各项卫生指标检测的测试人员。
,由卫生部负责制定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序号
参数类别
参数
单位
标准值
备注
1
物理性
温度

22-28
夏季空调
16-24
冬季采暖
2
相对湿度
%
40-80
夏季空调
30-60
冬季采暖
3
空气流速
m/s

夏季空调

冬季采暖
4
新风量
m3/h*人
30a
5
化学性
二氧化硫SO2
mg/m3

1h均值
6
二氧化氮NO2
mg/m3

1h均值
7
一氧化碳CO
mg/m3
10
1h均值
8
二氧化碳CO2
%

日平均值
9
氨NH3
mg/m3

1h均值
10
臭氧O3
mg/m3

1h均值
11
甲醛HCHO
mg/m3

1h均值
12
苯C6H6
mg/m3

1h均值
13
甲苯C7H8
mg/m3

1h均值
14
二甲苯C8H10
mg/m3

1h均值
15
苯并[a]芘B(a)P
mg/m3

日平均值
16
可吸入颗粒PM10
mg/m3

日平均值
17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mg/m3

8h均值
18
生物性
菌落总数
cfu/m3
2500
依据仪器定b
19
放射性
氡222Rn
Bq/m3
400
年平均值
(行动水平c)
八. 卫生管理;
第五条公共场所的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对所属经营单位(包括个体经营者,下同)的卫生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六条经营单位应当负责所经营的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建立卫生责任制度,对本单位的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第七条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第八条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180 KB
  • 时间2018-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