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柱石族宝石
主讲教师:袁心强
第十章第四节
一、绿柱石的基本性质
绿柱石是铍铝硅酸盐Be3Al2(SiO3)6,其中Be和Al可被不同的微量元素所替代, 使绿柱石产生各种颜色:
Fe2+:天蓝色
Fe3+:浅黄色
Fe3+/2+:黄绿色
Mn3+/2+:紫红色
Cs1+:淡红色
Cr3+:翠绿色; V3+:绿色
色心:浅蓝色,不稳定,Maxixe型绿柱石
绿柱石族宝石
的品种
著名的三月诞生石
被称为红色祖母绿
绿柱石属六方晶系,结晶行结晶C轴的纵纹,有时发育有六方双锥。 绿柱石可形成巨大的晶体。1920年在巴西找到了一块透明的海蓝宝石晶体,重达243磅。
折射率: -(-)
双折射率: -(-)
。
一轴晶负光性。
品种
体色
多色性
多色性
海蓝宝石
天蓝色
弱至强
蓝/浅蓝
铯绿柱石
粉色
弱至中
紫红/浅红
红绿柱石
红色
弱至中
红/粉红
金绿柱石
黄-金黄色
弱
黄色/无色
绿柱石
黄绿色
弱至强,
绿/无色
:
(1)管状包体:
平行结晶C轴方向延伸,管状包体断续出现呈雨丝状排列。
(2)负晶
绿柱石中还常见柱状的负晶。
:
一般无紫外荧光,粉色绿柱石可呈弱粉或紫色荧光。
吸收光谱不典型,海蓝宝石在蓝区456nm处显示模糊弱带,紫区427nm处显示较强的宽带,偶尔在537nm处显示一吸收带。
猫眼效应,但是光带往往不明显,效果较差。
绿柱石族宝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