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关于改革
,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5、改革的两大类型:一是调整统治政策,实现富国强兵即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二是促进新旧社会制度转变即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6、改革的成败:不看改革者个人结局如何,而看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历史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7、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根本因素、前提);
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力量对比,即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
二、古今中外重大改革规律总结
(一)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分类:
1、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
2、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孝文帝改革
3、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 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 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二)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背景归纳(目的)
1、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 缓和矛盾、挽救危机、维护统治)
2、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改弦更张、移风易俗、解放思想)
3、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
(三)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成败原因归纳
1、成功的改革: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欧洲宗教改革、
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2、失败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戊戌变法
3、成功改革的共同原因:
(1)改革本身顺应时代潮流——根本原因
(2)改革领导者的杰出才干和灵活决策
(3)改革者的坚定意志和强硬手段
4、失败改革的共同原因:
(1)改革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革者本身的局限
(2)反对势力的强大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背景
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
表现:(1)在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2)在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3)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
理解: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雅典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由此导致的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情况
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立志各改革,振兴城邦
主观条件: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萨拉米斯岛问题显示出统治者腐朽无能,激起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广大平民的愤恨,梭伦“疯诗人事件”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公元前600年左右,梭伦被任命为指挥官,夺回了萨拉米斯岛,声望大增,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进行改革
目的
1、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时间
公元前594年开始
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颁布‘解负令’
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
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
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
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农业: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价;改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经济作物;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物出口
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手工业:规定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吸引鼓励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
商业及其他:改革币制和度量衡;确定私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其他
规定个人所能占有土地的最大限额和遗嘱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归纳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