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概论
结业论文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年级:2010级2班
姓名:钟锐
学号:2010507430
环境问题
摘要:
当前,中国仍处在一个调整经济的发展的时期,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地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处于较高的水平,生态恶化的趋势仍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我们面对的问题是:气候变化;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与酸雨;土壤污染及水土流失;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是当前环保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面临的压力巨大,任务艰巨。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影响标准
.环境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评价对象。因此,必须界定清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的定义。我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工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这种定义是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把环境中应予保护的要素和对象洁定为环境,以确保法律的准确实施。但是环境的内涵十分丰富,不同的国家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环境的定义也有所不同,所以至今尚未有一个适合全球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度。
环境问题在人类产生并组织成社会的早期就出现了。但随着人类社会组织程度的日趋严密,劳动分工的日益细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冲击日益增强,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环境科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从环境科学角度,我们认为环境的科学定义是:咦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它包括人类已认识的和尚未认识到的,直接活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2002年10月28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命和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物质之一。,其中只有2%是淡水,%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的一部分,%。
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地球上不同国家的人均淡水占有量和单位面积土地的淡水占有量的分布极不均匀。富水均(人均或地均)淡水量可相差1000倍以上。当今,人口在迅速增加,经济在飞速发展,对淡水的需求量在增加,用水速度又远远地超过水资源的更新速度,致使可供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早在1977年联合国即向全世界发出警告:
“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全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每人每年只有258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5%,居世界第110位。另外,水污染使越来越多的淡水丧失了作为水资源的价值,从而加剧了水资源的匮乏。不但如此,水污染还直接危害着人类的生体健康,制约着社会的经济发展。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和含有农业污染物的地面径流。另外,裹体废物渗透和大气污染的沉降也在成了水体的交叉污染。如1986年莱茵河化学品泄漏事
环境工程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