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概论
第一页,共130页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和氩气等,%、%、%,%以上;
%,次要成分为:二氧化碳、氖、氦、氪、氙、氢气和臭氧等。
第二页,共130页
,在标准状态下,。
在从地面到90公里的高空,除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及臭氧外,干洁空气的组成基本上保持不变,因为:
第三页,共130页
由于大气的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湍流及分子扩散,使不同高度、不同地区的大气得以交换和混合。
分子态氮和惰性气体的理化性质不活泼。
固氮作用所消耗的氮基本上被反硝化作用形成的氮所补充;而燃烧、岩石土壤风化、氧化、呼吸和有机物分解所消耗的氧可以由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得到补充。
第四页,共130页
自然大气的悬浮微粒(固体及液体)主要是指自然因素造成的,岩石和土壤风化、火山爆发、海水溅末等,多集中于大气底层,这些悬浮微粒,含量或是化学组成都是变化的。
第五页,共130页
大气中的水蒸汽和二氧化碳的含量随着时间、地点、气象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在极地地区和沙漠地区其容积可达4%,大气中的水汽的含量虽然不多,但对天气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当某种物质的含量远大于正常含量时,或某种物质完全不存在,一旦存在都构成了污染。由于大气中的水能以零值到饱和的各种浓度存在,所以一般不把水看作污染物。
第六页,共130页
二、大气的结构
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在自然地理学上把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称为大气圈,其厚度约为地球表面到1200-1400千米的范围。
第七页,共130页
大气圈的总质量约为6000万亿吨,约为地球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大气的主要质量集中在下部,50%的质量集中在离地面以下五千米的范围内,75%集中在10千米以下,90%集中在离地面30千米以下的范围内,高度在100千米以上的空气质量仅占整个大气圈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第八页,共130页
对流层
平流层
第九页,共130页
根据大气气温的垂直分布、化学组成和运动规律,大气圈可相对划分为五个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散层。
:为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其厚度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其平均厚度为12千米,赤道地区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为8-9千米,夏季较厚,冬季较薄。大气质量的75%以上是集中在该层,有如下特点:
第十页,共130页
环境工程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