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新溉立交工程》的道路工程、结构工程、排水照明工程施工设计图及相关的设计变更图、设计技术交底文件。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9-85)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市政排水灌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
《市政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DBJ/50-073-2008)
《城市道路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
、重庆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重庆市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我司在类似线路结构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经验。
、我司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现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地上建筑、标线、地下管线、环境条件及工程材料条件等。
、现有的技术力量、资金能力、机具设备、施工管理水平、施工经验等综合生产能力。
、采用成熟、可靠、先进、针对性强的施工方法、方案及施工组织形式。
、紧紧围绕施工合同的有关目标及特殊要求,突出解决施工合同明示或暗示的工程特点。
、强调科学的组织管理,特别是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部署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本工程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有利及不利的影响因素。
、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
、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原则,精心进行施工现场规划布置。尽量压缩施工临时占地,严格组织、精心管理、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
、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及重庆市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工程建设施工强制性条文。严格执行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
、坚持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工程优良率达92%以上,制定创优规划及保证目标,做到本工程“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部工程项目达到国家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和防护措施,坚持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生产。实现“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消灭一切机械设备重大损失事故,消灭交通责任运输重大事故,消灭等级火灾事故,确保通行行人及车辆安全和施工范围内综合管网正常运行及安全迁移,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标准化工地,确保地上建筑(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的目标。
、坚持施工与环境协调的原则,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污水、废物对周围的影响。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新溉立交工程位于重庆市北部城区的核心位置,北往人和立交,南接黄泥磅立交,东连龙头寺火车站,西至新牌坊,是城市东西向城市主干道新溉路与南北向城市主干道五人路相交形成的重要节点。
新溉路车行下穿道位于新溉路上,下穿立交转盘,分左右两幅,分别位于轨道三号线区间隧道两侧并与之平行。
下穿道左半幅的起点桩号为K0+,终点桩号为K0+,;右半幅的起点为K0+,终点桩号为K0+,全长370m。每幅由地通道主体及引道组成,引道包括桩板式挡墙、悬臂式挡墙及截水沟、基础处理、排水沟、防撞栏杆、变形缝、防排水及装饰等。
新溉路南北跨线桥已建成通车,考虑到通车安全性以及跨线桥下方桥台基础稳定性,于左半幅K0+~ K0+、右半幅K0+~ K0+、K0+~ K0+(*、*)。(详设计变更图)
工期紧,干扰较大。按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新溉立交东西向整体施工必须在12月底完成。施工地点位于新溉路和新溉路干道的十字交叉口上,许多综合管网需要动迁,新溉路的交通要保证顺畅,势必给施工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工期。
新溉路车行下穿道左右幅分别位于轨道三号线区间隧道两侧并与之平行,由于轨道三号线区间隧道部分配套
新溉立交东西向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