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陕南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摘要】本文概述了陕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陕南区域经济发展优劣势进行分析,并针对优劣势提出了发展陕南区域经济的几点建议:充分发挥陕南经济发展的优势,水、矿产、生物、旅游资源;逐步改善制约陕南经济发展的劣势,发展交通,搬迁深山居民。
【关键词】陕南;区域经济;发展
陕南,即陕西省的南部,包括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地,陕南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近年来,中共陕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制定了“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并根据陕西省省情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使陕南经济结构有了一定的改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经济综合实力有所提高。但近几年的全国百强县排名中,陕南为“0”;西部百强县排名中,陕南仍旧为“0”;“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排名中,陕南还是为“0”;就连2012年新公布的国家贫困县中,陕南地区就占了24个(陕西省50个),将近占了陕西省的一半。可见,陕南经济发展尚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对陕南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探索很有必要。
一、陕南地区经济发展优势
1、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其中,汉中有汉江和嘉陵江两大水系,为长江一级支流,是西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安康境内河流众多,具有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质,境内有多处水电站;商洛境内有丹江河、金钱河、乾佑河等河流,横跨长江、黄河两个流域。
2、是我国重要的
“天然药库”,生物物种繁多
陕南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水质等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是我国西北地区中药材较为理想的生长地区,秦巴山区内的中草药产量、种类都较多;同时,有着秦岭山脉的依托,使得陕南成为众多生物物种的栖息地,野生动物物种繁多,特别是拥有朱鹮、大熊猫、羚牛、金钱豹和大鲵等多种列为国家稀有保护的动物。
3、矿产资源丰富,并且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的特点
境内以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为主。其中,汉中具有探明储量的矿种有60多种,境内的略阳、勉县、宁强三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曾被李四光先生誉为“中国的乌拉尔”,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并且其他矿种也居全国前列。商洛市已经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和矿化物已探明储量的有46种之多,全市矿产地超过350处,并且境内几大河流均有金沙分布。安康市具有汞、重晶石、锰、锑等多种全国或全省产量较多的矿产资源。
4、具有充足的旅游资源
汉中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底蕴较为浓厚,境内具有古汉台、张良庙、诸葛武侯墓等历史文化古迹;自然景观有国家“人与自然生物圈”、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等。安康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青山绿水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陕西
“小江南”,有众多的森林公园、巨大的人工湖等,是陕西省绿色生态旅游的品牌。商洛市以突出秀、奇、险、幽,兼具南北地域特色的山水和自然风光地貌为特征的自然风光,其中又融入了秦楚文化的精华,形成了集山水风光和悠久历史文化为一体的资源旅游业。其中较为有名的为金丝大峡谷、丹江漂流、柞水溶洞、牛背梁自然风景区等。
二、限制陕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劣势
1、地形地貌影响交通
受到秦巴山区的影响使得陕南交通较为不便,交通的不便使当地很多经济作物、矿
陕南区域经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