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十二经脉流注顺序
第1页/共88页
手阳明大肠经
第2页/共88页
起于食指末端(商阳),沿食指内(桡)侧向上,通过第1、第2掌骨之间(合谷),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前臂前方,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手足三阳经聚会处”(大椎,属督脉),再向下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孔两侧(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第3页/共88页
(商阳),从手走头,
最后与足阳明胃经相接于头面(迎香)。
、上肢外侧前缘、肩前、颈部及面部。
:大肠、肺、齿、口、鼻。
第4页/共88页
本经腧穴主治概要
头面、五官病症: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头痛,鼻衄
热病:身热,热病无汗,多汗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瘰疬,肩臂痛,上肢不遂
第5页/共88页
手阴归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复温溜,上廉下廉手三里长,
曲池肘髎手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
天鼎扶突口禾髎接,鼻旁五分是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
第6页/共88页
第7页/共88页
合谷(LI4)
[定位]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
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第8页/共88页
简便取穴方法:
,屈指当拇指尖处为穴。
,第1、2掌骨间肌肉隆起之顶端。
第9页/共88页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斜、耳鸣耳聋等
2. 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
3. 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第10页/共88页
大肠经、胃经、脾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