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议河州贤孝和凉州贤孝..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议河州贤孝河与凉州贤孝
作者姓名: 李建华
专业: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主考学校:兰州大学
准考证号:292210200021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年月日
浅议河州贤孝与凉州贤孝
李建华
摘要:“贤孝”根据流传地区分为河州贤孝、凉州贤孝和西宁贤孝三大类。演唱的民族主要有有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七个民族。从同治元年(1862年)流传至1953年的民间艺术团体为河州“三皇会”。河州贤孝和凉州贤孝这两类“贤孝”有着很多方面的异同。“贤孝”的研究、发展和保护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贤孝; 河州贤孝;凉州贤孝;研究;保护
“贤孝”是一种流传于甘肃、青海境内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贤孝”因宣扬劝善惩恶、忠臣良将、妻贤子孝的内容而得名。演奏传统“贤孝”的主要乐器为三弦,人们把演唱“贤孝”的盲艺人尊称为“先生”,农村里一般俗称为“瞎弦”,这种称谓似有不恭,但很形象的概括出了盲艺人的两个特点:一是眼瞎,二是用弦。
由于流传地区、演唱环境、民族、演唱场所等各方面的不同,不同地区的贤孝各有特点,下面就河州贤孝和凉州贤孝着重做一些比较分析。
一贤孝的分类
(一)“贤孝”根据流传地区可分为河州贤孝、凉州贤孝和西宁贤孝三大类。
1河州贤孝,又称“河州唱书”、“贤孝弹唱”、“河州三弦善书”、“临夏贤孝”、“河州调”等,以甘肃“河州”为中心,主要流布于甘肃临夏全境,传播于青海、新疆等部分地区。它是贤孝三大派系中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音像出版物最多的一派。王树民曾在《河州日记》中有:“亦民间文艺之一重要形式也,河州为最发达之地”的评价。[1]
2凉州贤孝,又称“凉州劝善书”,以甘肃武威(古凉州)为中心,主要流布于甘肃武威、古浪、民勤、金昌、景泰、张掖、酒泉等地区,其范围基本上都在甘肃境内。
3西宁贤孝流传于流传于以西宁为中心的青海东部农业区。
(二)“贤孝”根据音乐特点、语言特色和表演风格又可分为“北曲”型和“南曲”型两大类。
1“北曲”型“贤孝”,以凉州贤孝为代表,特点是演唱时说唱结合,字多腔少,表演近似说话,四声稍带夸张,乡土气息浓郁而又不失风趣。
2“南曲”型贤孝,以河州贤孝为代表,特点是演唱时曲调明快,长于叙事,曲调以哭音为主,感情强烈,具有欲痛悲绝的艺术感染力。
二“贤孝”的起源
河州贤孝是凉州贤孝的先声。
(一) 对凉州贤孝的起源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1孙寿龄认为“凉州贤孝”源于西夏,理论依据主要是,西夏王国统治者李元昊大力推行汉礼,“以儒治国”,建立“国学”(汉学),培养以“儒”治国的人才,三弦弹唱艺术遂孕育而生。[2]
2李贵生则认为敦煌变文是凉州贤孝的源头。主要依据是:从魏晋到隋唐,佛教在中国流传越来越广,逐渐形成了寺院僧侣向听众进行通俗宣传的文体“变文”,由于佛教在凉州的流传非常盛行。“凉州贤孝”不但在形式上受变文的影响,而且反映的主题思想跟敦煌变文也有一定的渊源。由此可见,敦煌变文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主题上都是“凉州贤孝”的源头。[3]
(二) 王沛关于河州贤孝渊源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据甲骨文“教瞽”(即盲人乐师传授音乐)一词来分析,早在商代就已出现;
其二,郑玄写的《周礼·春官》注:“凡乐之歌,必使瞽蒙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更为明确;
其三,三弦的前身“弦鼗”在“赢秦之末盖若长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西晋傅玄《琵琶赋》序)的文史记载比较接近,说明有一定的可信之处。[4]
总之,说唱艺术的产生并非偶的然现象,乃是音乐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5]当然,不否认的是,河州贤孝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地吮吸着周边花儿和民歌音调的丰富营养而逐渐形成的,如受“花儿”、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三贤孝的演唱民族
“贤孝”流行于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七个民族中间。这些民族的宗教信仰和语言不是一致的。土族、藏族信奉藏传佛教,而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均信奉的是伊斯兰教,汉族则信仰中原佛教和道教。他们信奉的宗教不同,文化心理结构上也就有着诸多差异。同时, 汉、撒拉、土、东乡、藏等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甚至拥有自己的文字。但是,他们却基本上都用汉语唱贤孝,并且都喜欢唱。在这点上,不是其它说唱艺术曲目所能相比的。
由于地缘关系,凉州贤孝演唱的民族只有汉族;而河州贤孝演唱的民族有汉、回、东乡、保安、撒拉
、土、藏等七个民族。
四“三皇会”
清同治元年(1862)年,先先生们成立了盲艺人的艺术机构“三皇会”,并集资修建了“三皇庙”,供着伏羲、女娲、神农牌位,其址在城隍庙附近。“三皇会”每次聚会是提前一天报到,交一块白元的会费,做馍、炒菜

浅议河州贤孝和凉州贤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95 KB
  • 时间2018-05-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