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坪铅锌矿地下开采系统安全评价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0401班
祝晓臣 20号
主要内容
企业介绍
危害辨识理论
风险评价理论
风险控制理论
黄沙坪铅锌矿实例分析
结论
走进黄沙坪
企业介绍
采矿方法和回采顺序
开拓方式
主要开拓系统工程
坑内各辅助系统
填充系统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危害辨识理论
危害类型
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指在生产系统中固有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和逸散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是指导致生产系统中约束、限制能量释放和逸散的措施失效或受到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有毒有害物质
产生、储存有毒有害物质的装置、容器、场所
中毒窒息
水
江、河、湖、海、池塘、洪水、储水容器
淹溺
内部容纳物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爆炸
蒸汽
锅炉
锅炉爆炸
可燃性气体、可燃性粉尘
瓦斯爆炸
炸药
放炮、
火药爆炸
顶板、两帮围岩
矿山采掘空间的围岩体
冒顶片帮
边坡土(岩)体、物料、建筑物、构筑、物、载荷
土石方工程的边坡、料堆、料仓、
建筑物、构筑物
坍塌
人体
高度差大的场所,人员借以升降的设备、装置
高处坠落
火焰、烟气
可燃物
火灾
高温物体、高温物质
热源设备、加热设备、炉、灶、发热体
灼烫
带电体、高跨步电压区域
电源装置
触电
被吊起的重物
起重、提升机械
起重伤害
机械的运动部分、人体
机械的驱动装置
机械伤害
运动的车辆
车辆,使车辆移动的牵引设备、坡道
车辆伤害
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物体
产生物体落下、抛出、破裂、
飞散的设备、场所操作
物体打击
能量载体或危险物
能量源或危险物的产生、储存
事故类型
表3-1 伤害事故类型与第一类危险源
危害辨识理论
危害辨识方法
工作安全分析法
基本分析法
是在危害分类的基础上,对于某项作业活动,依据作业活动信息,对照危害分类,确定本项作业活动的具体的危害。
是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并将其汇总。
风险评价理论
风险评价方法一:LEC法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方法(定性分析)
D=L*E*C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风险评价理论
LEC各分值
实际上不可能(接近不可能)
3
可能遇到但是不经常
可能但未必(至今未发生)
6
相当可能
1
很少的可能(但发生过)
10
可能预料到(或经常发生)
分值
可能性(考虑现有的控制措施)
分值
可能性(考虑现有的控制措施)
表3-1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L)的分值
风险评价理论
LEC各分值
非常罕见
3
经常(每月)
1
很少(发生过)
6
频繁的(每天1次)
2
不经常(每年一次)
10
连续的(每天几次)
评分值
暴露频率
评分值
暴露频率
表3-2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E)的分值
20-祝晓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