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五
“温故而知新”
的方法和技能
2014年12月24日
活动课目标
,让学生明确复习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让学生明确公元纪年、世纪、年代等时间概念,掌握用年代尺表示时间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通过表格等方式归纳、梳理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课堂小调查
①你喜欢历史吗?请用一句话说说理由。
②你学习历史最怕什么?请用一句话说说理由。
课堂训练
,每位同学完成每项活动内容或专题表格,时间2-3分钟。
;数学课代表在黑板上画出数轴。注意二者之间的不同。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我们已经学完七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为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我们需要复习。复习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能。本课的复习活动要求大家既动脑又动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看谁做得更好。
确定时间概念
学会知识归类
主要内容
活动一:头疼的时间记忆
谁知道公元元年的来历?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就是把传说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我国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正式采用公元纪年。)在这一年以前的叫公元前× ×年(.) 。在这一年以后的叫公元× ×年(.) 。
活动一:头疼的时间记忆
什么是年代?
每10年叫一个“年代”。
0 ~~19 年世纪初期
20~~29 年…… 20年代……
90~~99 年 90年代(世纪末期)
习惯上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
(一个世纪中,又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或前半期后半期等。早期,一般是一个世纪的前30年;中期,指一个世纪的中间50年;晚期,指一个世纪的后20年。前半期和后半期是指一个世纪的前50年和后50年。)
活动一:头疼的时间记忆
什么是世纪?
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用法如下:
公元(前) 1年——— 99年公元(前) 1 世纪
100年——— 199年公元(前) 2 世纪
1000年———1099年公元(前) 11世纪
2000年———2099年公元(前) 21世纪
一个记忆公式:
百位以上数字+1=?世纪。
时代
比如考古学上的分期: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人类文明史被划分为: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知识时代。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时代划分,同学们最为熟悉不过的是一个一个的时期。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同学们可以多看看《现代汉语词典》书后的附录“我国历代纪元表”,好好利用我们身边的工具书。
小提示
历史文库 七年级历史活动课五 “温故而知新”的技能与方法2014.12.2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