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丹麦、哈萨克斯坦三国农业生产简介
一、德国
德国位于中欧西部,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的心脏地带。,人口约8200。地势北低南高,西北部海洋性气候明显,东南部逐步过渡为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9度,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
粮食生产方面
全国约一半土地用于农业,其中约70%种植粮食作物。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通过实施《农业法》和《土地整治法》,促进土地自有买卖和出租,实施土地出售出租奖励政策等,德国零星小块土地逐渐连片成方,农场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粮食单产跃居欧盟第5位,总产量跃居欧盟第2位,粮食生产自给有余,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法国和荷兰的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
近年来,欧盟粮食价格大幅下滑,粮食生产面临很大压力。2009年,欧盟27,属于全面丰收且质量非常好。欧盟五个粮食主产国法国、德国、波兰、英国和西班牙粮食产量占到欧盟27国粮食产量的60%。德国作为主要粮食生产国,2009年粮食产量为4940万吨,其中作为食用的小麦2520万吨、黑麦430万吨、大麦1230万吨,较正常年份略有上升,作为饲料的玉米430万吨、燕麦80万吨,较正常年份略有下降。
粮食流通方面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也拥有高效的农业。过去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左右,但近年来这个比例不断呈下降趋势。2010年,德国农业总产值约**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约为**%。但如果将饲料、农机、植物保护、肥料工业、营养工业、营养和食品的批发和零售业等计算在内,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约占7%。德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十分发达,涉农工业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约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0%。连续几年德国是农业机械的“世界出口冠军”。德国粮食流通的手段:
一是鼓励连锁超市经营。德国是一个零售业发展成熟的国家,目前各种业态都有,零售业基本上都已连锁化,而农产品早已进入连锁超市进行销售。在连锁经营的商业中,处于上升势头的是常规的食品连锁超市。这些超市门店面积一般只有200-500平方米,但在全德国均有连锁店,其中的商品80%左右的商品是食品。它们最大的优势是商品价格较低。德国对食品进行农贸市场进行了限制,而鼓励食品进入各种连锁超市进行销售,以便加强管理,保证食品安全。
二是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德国农产品的流通,首先经过批发商。在德国有两类批发商,一类是综合性批发商,一类是专业性批发商。由于批发商市场的运行和决策机制不如私营市场灵活和及时,因此这些年它受到了新增较快的私营批发商的强烈冲击。从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考虑,现有不少批发商市场引进了全天营业和自选采购等方式
,或转换为有限公司,以提高管理效益。
三是推动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物流在德国推行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几乎渗透各行各业。德国的物流产业特征表现为:德国政府非常重视物流的发展规划、建设和协调工作,在全国规划了70个物流中心和货运中心,目前已有40个投入运营,20个在建。合理的规划,使物流中心形成网络,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围绕着规划中的物流中心,积极做好选址、征地工作,并负责物流中心地面以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联通物流中心的道路、铁路的建设。政府的资金一方面通过税收转为投
德国等国家农业概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