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缪珍
观看视频
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想想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啊?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从前有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
铃铛(dānɡ),很想把它偷走。
(1)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想偷铃铛
(2)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想法?
——很想把它偷走
2、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
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立刻会被人发觉。可是
他想:“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
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1)从这里我们可以这个偷铃铛的人知道不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的这个结果啊?从哪里看的出来?
(2)那他是想出一个什么方法去偷铃铛的?
(3)那他又是怎么想的啊?他的想法对吗?
(4)结果怎么样?
3、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掩住自己耳朵偷铃铛的结果是手刚碰到了铃铛就被人发觉了。
结果怎么样?
看了视频,读了故事,你能用一句话来评评
偷铃人的行为吗?可以是一个成语或俗语。
1、自以为是;
2、自欺欺人;
3、自作聪明;
4、做贼心虚;
5、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6、聪明反被聪明误……
3、你从这则故事体会到什么道理?
——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
作聪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欺骗自己。
2、掩耳盗铃的人愚蠢可笑表现在哪些地方?
——以为掩住了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见了。
1、你愿意做那样的人吗?
寓言拓展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编故事的结尾。
(如:这个人有没被抓住?如果被抓住了,他会有怎样的表现?他会怎样为自己辩解,别人又会有怎样的反应?他能明白自己被发现的原因吗?.....)
联系生活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
(如:学生剽窃作业;老师看到没有学生提问,被学生的假象迷惑,以为学生全懂了;犯罪分子明知自身在犯法,却铤而走险;社会上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置法律、整改于不顾,最后出事了……)
《寓言两则》掩耳盗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