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还是在上师范的时候,老师讲起“师范”的含义时,我就牢牢记住了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啊,当选择了师范作为自己的出路,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的时候,当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走完十六年历程的时候,这句话与我而言,有着无比深刻的体验。
身为一名教师,我深深知道: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言行,甚至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标准,教师的道德标准也可能成为学生的道德量尺。我深知其利害关系,所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始终做到身正为范,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要求自己先做到。这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对自己的首要要求。这不仅是在学生面前捡起掉在地上的废纸、垃圾中表现出来,也不单是在班级卫生大扫除中和学生一起努力打扫表现出来,而是渗透在生活、学习、活动的点点滴滴中的:是在运动会上和学生一起在操场上为班级运动员呐喊助威中体现出来,是在严冬凛冽的寒风中、在盛夏烈日的炙烤下和学生并肩跑步、军训中体现出来,是在拿了医生开出的病假单却又意外地出现在课堂中体现出来。是在班级自发的各项活动中忙碌的身影中体现出来,是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真诚流露的爱国激情中体现出来的……无需过多的语言,无需华丽的辞藻,学生们会从你忙碌的身影、期待的眼神中看到希望,得到鼓励,获得了启发,进而激发起积极向上的斗志。
身正为范
[日期:2008-09-23]
来源: 作者:张志浩
[字体:大中小]
身正为范
1、名句解码(交代出处;诠释字面含义、意蕴、文化内涵、影响与意义作用)
3、名言点击(故事链接)
汉·刘向《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
近现代一代宗师蔡元培,毛泽东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以及重视人格、道德等为教育思想主张并务实开创影响后人的学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好象是他任校长时提出来的校训.
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
老师的学识固然是重要的,因为这是教好书的必备基础,然而我们肩负的不只是教书,教学生怎样做人更是一个教师责无旁贷的。孔老夫子这样讲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师者,应该处处为学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事实也的确如此,地上有张纸,教师弯弯腰将它捡起,虽然没有语言,但这比一味的说教更有效果;大扫除了,教师挽起袖子,和学生们一起劳动,虽然没人监督了,但窗子和地面可能会更干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我们面对的是向师性很强的小学生,我们更不能忽视榜样的作用,用我们的一身正气感染学生,成为他们由衷敬佩的好老师。看看自己,虽然也算君子坦荡荡,但是坦荡荡地有些不拘小节,亦是惭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当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
2、借鉴共享
“身正为范”,老师的身正,在德育中尤为重要。其身不正,何以为师?教师是文明的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授业解惑”之人,更应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范行为来感染、影响并规范学生。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这样断言:“教师……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事实正是这样。教师只有以自己
身正为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