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辅导员感言.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当了这么多年辅导员,一直最怕别人问我辅导员是干什么的,因为实在太多太杂,除了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实践、个人成长规划、党团工作、就业、帮困、心理问题等等要做,那些事务性的杂事也是一样不少地纠缠着我。多少次听跟我们接触多的或者在办公室帮忙的学生感叹说:“原来还以为辅导员很好做呢,没想到啊……”看到那些毕业的学生薪酬待遇比我们要好很多时,有时真的困惑自己的价值。这么些年一直不肯也不能为自己的这份职业、这份事业写点什么,话太多不足以表达,责任太重不能够承受。刚好看到一篇好多同事都在分享转发的某兄博文,虽然每个人都不尽相同,但我已经能在字里行间看见自己的身影了,忍不住借用一下,以此纪念我的辅导员事业。
转者按:
这是在辅导员群体中流传很广的一篇日志,尽管已经不知道原作者名讳,但依旧很佩服这位仁兄的文采,除了文采,我从字里行间读出了一种责任,他像很多的辅导员一样,尽管在重压之下有抱怨,有无奈,但他依然有情感,有坚持!为他负责的精神和相似的经历所感染,所以转来分享,也希望更多的人给予辅导员这个群体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辅导员=民工的体力+领袖的头脑+文员的文笔+打字员的速度+侦探的洞察力+外交官的口才+教师的知识+医生的常识+特种兵的适应力+神经病的忍耐。——这是很多同事对辅导员工作的概括,同事们把自己戏称为“高校里的蚁族”:高知、勤奋、多才多艺,一直全力以赴,却很少被理解。
——题记
毕业,其实就意味着校园时代的终结,过去了,那个地方就再也不属于你了,能留下的,也许是记忆中的碎片,也许是那一张张翻了无数次的照片。与大多数同学不同的是,毕业后,我没能走出校园的圈子,还是在校园里接受者风雨的洗礼。
工作这半年多,经常会听到同行之间流传已久的形容辅导员的行话:“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还得提高警惕”。作为一名高校蚁族中的新丁,我能深刻体会到这句话背后的辛酸,特别是当前一晚凌晨两三点我忽然被电话惊醒,冲倒医院守着因急性阑尾炎发作而紧急做手术的学生到天明;又或是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办公桌,却看见桌子上堆满了班级学生刚刚送来的助学贷款和奖学金材料,生病请假,寝室断电、校园卡丢失等杂事的电话响个不停,学校的其他行政部门又突然给辅导员下达了一堆紧急通知……
当了辅导员才知道,高校蚁族的称呼果然名不虚传,在所有老师里,辅导员是全系走的最晚,加班最多的人,因为无论是专业老师还是学生,潜意识中都认为辅导员是没有固定上班时间的,哪儿需要就必须出现在哪,辅导员总是那个在学校各个部门曝光率最高,但从不会被人记住的人,因为从学生开始的入学到平时的各种小事杂事,到学生之间的各种纠纷,到获得奖助学金,到平时的各类文体赛事活动,再到平时的党团组织关系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辅导员理所当然需要操心的事情。
这些就是我平时的工作常态,看上去跟负重、无奈扯不上任何关系,殊不知,有很多学生工作是涉及学生隐私的,比如学生家庭关系(单身家庭、父母离异)、恋爱纠纷、突发事件、心理问题等,都不便向全体学生公开。所以久而久之,有很多学生误解了辅导员,看上去像是在混日子,或者看上去很忙,但不知道在瞎忙些啥。除了这些,有时还得做大量不为人知的幕后工作,每个月定期排查潜在问题;一个月要去学生宿舍值班五六次,睡在学生公寓;拿到教务处挂科成绩单找挂科的学生挨个谈话,和班委、学生会等学干不定期沟通,开着手机、QQ

辅导员感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86 KB
  • 时间201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