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程漫漫,前行的步伐却依然;寒风冽冽,真诚的问候仍继续。2010年新年伊始,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拉开了帷幕。在工程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阚德慧书记的带领下,我与团委书记金玲老师连同三位学生干部于1月20、21日两天前往特困生家中进行慰问。作为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每年的走访都会让自身的心灵得到洗礼与震动。走访不是一种施舍,而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是相扶相持共度难关的契机,同时也是对学生干部的一次最有人情味,最温情的培养与教育。
为了能够借此机会,真正深入到学生家庭,走进学生心里,进一步了解学生家庭以及学生目前存在的困难,并根据这些情况及时有效的调整相应的工作方案,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我精心选择家访对象,在对我院09级贫困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后,我把家访对象锁定在09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二班王旭、粮食工程班付永和粮食工程班黄丹三位同学身上
走访过程
1月20日早晨8点,走访特困生小组乘大客出发,开始了第一站的行程。此次走访的对象是家住北票市的王岩同学。王岩同家境贫寒,但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不仅是班级的学习委员,更荣获学院一等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在王岩很小的时候,他的妈妈就离家出走,是他的爸爸和奶奶将他拉扯大。奶奶年事已高,都是父亲打工赚钱,辛辛苦苦换来的微薄收入是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不菲的学费和高物价的生活,让王岩一家更是如履薄冰。即便如此,王岩同学也从没向老师和同学提出过任何需要帮助的请求,而只是把这份痛苦和艰难一个人抗住,用更加刻苦的学习争取优异的成绩。
一路上的讲述,让随行的三名学生干部深受教育。阚书记还不时回忆起他小时候的农村生活,这更加让从小就在城市里长大的三名同学向往不已。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载满了我们对王岩的关怀。
中午12点,行驶了4个多小时的汽车终于在北票市客运站停了下来,王岩早早的已经在车站等候我们。看到我们来,他初时有些拘谨羞涩,但又瞧见了随行的三位同学,不安的心情稍有些好转。在我所带的学生中,王岩还是比较腼腆的。我们在当地买了米、面、油等生活物品,在王岩的引领下辗转到达他的家。
那一幕让人难忘。王岩的奶奶站在低矮的平房前等待我们的到来,一见到我们眼泪便盈满眼眶。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勉强挤进这个仅有二十余平的小屋。屋内摆设简陋,一张火炕占据了屋内一半的空间,床边立着几乎是几十年前流行的衣柜。奶奶亲切的招呼我们坐下,这时王岩的父亲也从外回来,我们与他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深入了解了家庭状况和实际困难,鼓励他们将逆境当作磨砺人生的课堂,立志自强,并且告诉王岩要珍惜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参与社会竞争的本领,用知识改变命运。
走出王岩同学家,心里依然感到震撼。贫困生的家庭状况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试图改变他们的心态。我们学校一直非常重视贫困生工作,我个人在工作中也十分注重贫困生的相关工作,在最大可能的给予贫困生各种帮助的同时,我更加重视贫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贫困生自立、自强、自爱,对于他们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三名学生干部也从中受到极大的震撼,对比王岩的家庭生活,相信他们也会以勤俭节约为荣,杜绝铺张浪费
随后1月21日,我们带着米面油等生活物品走访了家住沈阳的付永和黄丹两名同学,付永和黄丹同学都是学院学生会的干部,工作踏实努力,思想积极向上。虽然家庭情况特殊,
走访特困生感言--辅导员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