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山地综合公园主要技术指标概述.doc重庆主城山地综合公园主要技术指标概述
第1章引言
重庆是一个山城,素有三分丘陵七分山,真正平地三厘三的说法,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常利用城区内的山体、特殊的山地地段营建公园,到2009年为止,重庆市己建成城市公园169个,社区公园382个。其中,公园用地为山地的公园占新增公园的75%⑴。而城市山地公园面临着山地坡度大,可利用空间较少;地形复杂,建设难度大;基建投资费用高;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2]。山地公园地形复杂多变,使得其具有地形多样性、空间多样性、气候水文等环境多样性等区别于一般平地公园的环境条件,会对山地的公园建筑、道路以及植被在场地、布局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地形的复杂多变会影响建筑场地的选择、建筑的尺寸;使道路绕道以避幵不利地形,限制道路宽度等,此部分内容在论文第二章有详细论述。且山地公园具有生态脆弱性,如建筑、道路等人工参与不当,将对公园生态造成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生态问题;而以此带来的生态恢复问题又是一巨大难题。目前很多山地公园都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问题,正致力于开展生态恢复工作,如北京香山公园等。因而,重庆主城区山地公园主要技术指标的研究,对于重庆山地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本文旨在以重庆主城区典型的城市山地综合性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重庆主城区5个山地公园实地调研,并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总结等,探讨重庆主城区山地综合性公园主要技术指标的相关规律,为今后城市山地综合性公园技术指标的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借鉴与数据参考,为最终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山地综合性公园技术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1)基于对影响山地公园技术指标主要因子的分析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测绘,归纳总结重庆主城区山地综合性公园技术指标范围规律,弥补山地公园技术指标的研究空白。
(2)重庆具有近百年的山地综合性公园建设史,不乏典型的案例,通过调查研究,探究重庆主城区山地综合性公园主要技术指标的相关规律,并加以归纳总结,对今后重庆山地公园规划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也可为其他地区山地公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3)选择重庆主城区典型的山地公园进行实地调研,数据测量整理,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下探究重庆主城区山地综合性公园的用地比例、道路相关技术指标、厕所服务范围等,为今后城市山地综合性公园技术指标的相关研究及城市山地公园完整的技术指标体系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参考。
..
第2章绪论
城市公园最初的形态是私家花园,1843年历史上第一座城市公园英国的伯肯海德公园诞生,而始建于1856年的纽约中央公园则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经过规划设计的公园,标志城市公众生活景观的到来[5]。而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至今为止城市公园的数量不断增长,种类日益增多,各个城市都建设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园及主题公园。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3,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左右[6]。因此城市山地公园有着广泛的地域分布,数量众多。山地公园作为山地城市中最具代表的公共绿地空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山地城市地域性景观的营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山地公园由于其地形的起伏变化及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同,有着不同于城市平地公园的一些特征。
重庆主城山地综合公园主要技术指标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