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注射用转移因子检验操作规程
编码
ZL2—115-1
页码
共14页
版本
复印份数:
起草人:孙雪莲
审核人:
批准人:
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分发部门:办公室
执行日期:
变更记录:2005年5月5日
修订号:ZL2—115-1批准人执行日期
变更原因及目的:质量标准升级
·目的
规范注射用转移因子的检验标准程序。
·范围
注射用转移因子。
·责任
质量管理部、中心检验室、QC检验员。
·内容
1、性状
,擦净瓶外壁,目视观察,应为乳白色或微黄色。
,用干净针将内容物完全搅碎后倾倒在白纸板上,目视为乳白色或微黄色疏松体。
,每支用1ml注射用水溶解,然后置YB-3型澄明度检测仪的伞棚边缘处,目视观察应为无饴或微黄色澄明液体。
2、鉴别
紫外分光光度计
茚三酮试液:取茚三酮2g,加乙醇使溶解成100ml,即得。
:
(一)
,每支加1ml水使溶解后,移至试管中。
,加茚三酮试液数滴,沸水浴上加热溶液应显蓝紫色。
(二)
,,再取1ml置100ml量瓶中。
-2401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打开机器,选中扫描状态.
,结果见图谱,在251±2nm(猪脾)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61±2nm(猪脾)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nm处测定吸收度,记录数值。
nm处测定吸收度,记录数值。
nm处测定吸收度与280 nm处测定吸收度比值,。
3、酸碱度
PHS-3C型酸度计及其复合电极。
PH标准缓冲液:将分装好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和磷酸盐分别用新煮沸放冷的纯化水中溶解,并稀释至250ml备用。
,加水制成每1ml中含多肽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3C型酸度计电源,将温控旋钮调至室温,稳定15分钟。
,再用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校正。
,轻轻晃动,放稳,待指针稳定后读数,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
:
,每年检定一次。
。用标准缓冲液校正和测量供试液前应充分洗涤电极,并用滤纸角将水吸干。
-3个月,但发现有浑浊、发霉或沉淀现象时,应停止使用,重新配制。
。
4 、蛋白质
检验用试剂
2%磺基水杨酸溶液: 取 20g 磺基水杨酸, 加水适量溶解, 再加水至 100 ml, 摇匀即得。
检验步骤
取本品1 支, 加水制成每 1ml 中含多肤 1mg 溶液, 作为供试品溶液备用,
取供试品溶液 2 ml 置试管中, 加20% 的磺基水杨酸溶液 1ml, 混匀,不得发生混浊或沉淀。
5 、高分子量物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凝胶色谱柱, 流动相为三氟醋酸一乙腊一水(:10:90 )检测波长为 214nm, 理论板数按胰岛索峰计算不得低于 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腺岛素(分子量 5800 )适量, 用流动相制成每 1 ml中含 l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然后取 1ml 置试管中加 1ml 流动相混匀即可。
测定法
照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打开机器。
取对照品和供试品各 20 μl ,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 高分子量
物质的量不得过 %, 结果见图谱。
6 、游离氨基酸
取本品适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测定,
取氨基酸对照品制成 2mg/ml 的对照溶液,
取本品 1 支, 加 的盐酸溶液使溶解, 作为供试品溶液。
结果见图谱。
7、无菌
: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蒸汽灭菌锅、乙醇灯、75%乙醇棉球,镊子,薄膜过滤器,剪刀。
注射用转移因子检验操作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