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8章 防水材料.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八章防水材料
第一节沥青
一、石油沥青
由石油原油经蒸馏提炼出各种轻质油(如汽油、柴油等)及润滑油以后的残留物,再经过加工而得的产品。
1、石油沥青的组分
(1)油分。
油分为淡黄色至红褐色的油状液体,是沥青中分子量最小和密度最小的组分,~。在170°C较长时间加热,油分可以挥发。
油分能溶于石油醚、二硫化碳、三氯甲烷、苯、四氧化碳和丙酮等有机溶剂中,但不溶于酒精。
油分赋予沥青以流动性。
(2)树脂
树脂为黄色至黑褐色粘稠状物质(半固体),分子量比油分大(600~1000),~。
能溶于三氯甲烷、汽油和苯等有机溶剂,但在酒精和丙酮中难溶解或溶解度很低。
它赋予沥青以良好的粘结性、塑性和可流动性。
(3)地沥青质
地沥青质为深褐色至黑色固态无定形物质(固体粉末),分子量比树脂更大(1000以上),密度大于1 g/cm3。
不溶于酒精、正戊烷,但溶于三氯甲烷和二硫化碳,染色力强,对光的敏感性强,感光后就不能溶解。
地沥青质是决定石油沥青温度敏感性、粘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愈多,则软化点愈高,粘性愈大,即愈硬脆。
另外石油沥青中还含有蜡,它会降低石油沥青的粘结性和塑性,同时对温度特别敏感(即温度稳定性差)。所以蜡是石油沥青的有害成分。
2、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
油分、树脂和地沥青质是石油沥青的三大组分,其中油分和树脂可以互相溶解,树脂能浸润地沥青质,并在地沥青质的超细颗粒表面形成树脂薄膜。所以石油沥青的结构是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周围吸附部分树脂和油分的互溶物而构成胶团,无数胶团分散在油分中而形成胶体结构。
分为溶胶型、凝胶型和溶-凝胶型三种。
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类型
(1)溶胶结构。地沥青质含量较少,胶团间完全没有引力或引力很小,在外力作用下随时间发展的变形特性与粘性液体一样。
(2) 凝胶结构。凝胶结构地沥青质含量很多,胶团间有引力形成立体网状,地沥青质分散在网格之间,在外力作用下弹性效应明显。
(3)溶-凝胶结构介于溶胶与凝胶之间,并有较多的树脂,胶团间有一定吸引力,在常温下受力变形的最初阶段呈现出明显的弹性效应,当变形增加到一定数值后,则变为有阻尼的粘性流动。
大部分优质道路沥青均配成溶-凝胶型结构,具有粘弹性和触变性,故亦称弹性溶胶。
3、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1)粘滞性
又称粘性。
对使用粘稠(半固体或固体)的石油沥青用针入度表示;
对液体石油沥青则用粘滞度表示。
石油沥青粘度测定器
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25℃)条件下,以规定质量(100g)的标准针,在规定时间(5s)内贯入试样中的深度来表示,单位以1/10mm计。针入度值越小,表明粘度越大。
粘滞度是将一定量的液体沥青,在某温度下经一定直径的小孔流出50cm3所需的时间,以秒表示。常用符号“CdtT”表示粘滞度,其中d为小孔直径(mm),t为试样温度,T为流出50 cm3沥青的时间。d有10、5、3mm三种,t通常为25℃或60℃。

8章 防水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967 KB
  • 时间201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