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S配置方法
1、NFS包
NFS需要5个RPM,分别是:
setup-*: 共享NFS目录在/etc/exports中定义
initscripts-*: 包括引导过程中装载网络目录的基本脚本
nfs-utils-*: 包括基本的NFS命令与监控程序
portmap-*: 支持安全NFS RPC服务的连接
quota-*: 网络上共享的目录配额, (这个包不是必须的)
2、基本监控程序
要顺利运行NFS,至少需要五个Linux服务,它们各有不同的功能,有的负责装载服务,有的保证远程命令指向正确的位置。这些服务通过/etc/,nfslock和portmap脚本启动。下面简单介绍每个监控程序:
(1) 基本NFS
,它通过/etc/。,并导出共享目录。
(2) RPC装载
可以用mount命令连接本地目录或网络目录,
(3) 端口映射器
portmap监控程序只是定向RPC通信数据流,但它对于NFS服务很重要。如果不运行portmap,则NFS客户机无法找到从NFS服务器共享的目录。
(4) 重新启动与statd
当NFS服务需要中断或者重新启动时,。
(5) 锁定
通过共享NFS目录打开文件时,锁定可以使用户不能覆盖同一个文件。。
3、配置NFS
共享的NFS目录在/etc/exports中列出,这个文件控制对目录的共享。书写规则是:(每个共享规则一行)
共享目录主机(参数)
例如:/mnt/cdrom *.(ro,sync) master.(rw,sync)
上面的规则代表将/mnt/cdrom目录以只读同步方式共享给*.域,。任何共享目录都要指定sync或async,也就是指定文件写入磁盘之前共享NFS目录是否响应命令。
下面是一些NFS共享的常用参数:
ro:只读访问
rw:读写访问
sync:所有数据在请求时写入共享
async:NFS在写入数据前可以相应请求
secure:NFS通过1024以下的安全TCP/IP端口发送
insecure:NFS通过1024以上的端口发送
wdelay:如果多个用户要写入NFS目录,则归组写入(默认)
no_wdelay:如果多个用户要写入NFS目录,则立即写入,当使用async时,无需此设置。
hide:在NFS共享目录中不共享其子目录
no_hide:共享NFS目录的子目录
subtree_check:如果共享/usr/bin之类的子目录时,强制NFS检查父目录的权限(默认)
no_subtree_chec
NFS配置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