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特色风味小吃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更是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是18个褶。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一直深得大众百姓和各国友人的青睐。
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选料考究,工艺精良,色泽金黄,酥脆香甜,风味醇厚,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什锦夹馅的麻花不仅酥脆不艮、口感油润、越嚼越香、甜口适度、造型美观,而且由于炸得透,无水分,不含防腐剂,春秋季可存放三个月,夏季也可存放两个月,令人叫绝,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
其制作考究、料精货实。每个麻花中都夹有一棵由桃仁青梅、桂花等十几种小料配制成的什锦馅酥条,再和麻条、白条拧成5个花。用花生油微火炸透。出锅后放上冰糖和青红丝。特点香甜、酥脆,放置数月不绵软、不变质、不走味。1989年获全国食品金鼎奖和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质奖。1991年荣获全国驰名商标提名奖。
天津卫赫赫有名的食品“三绝”之首。桂发祥的十八街麻花创立了百年字号,成为天津百姓的最爱食品。
耳朵眼炸糕
天津三绝食品之一,用优质糯米作皮面,优质红小豆、赤白砂糖炒制成馅,以香油炸制而成。成品外型呈扁球状,淡金黄色,皮外酥脆内软粘,馅心黑红细腻,香甜适口,是津门多年来深受欢迎的标志性特产。
石头门坎素包
天津的素食小吃中,深受人们欢迎的当推石头门坎素包,开业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石头门坎素包店原为清乾隆末年在宫南大街开业的真素园。店主为防夏季雨水入店,在门口垒了一道石头门坎,久而久之,这一特征成了真素园的别名。今在南市食品街和风味食廊的店名就叫“石头门坎素包店”。石头门坎素包馅中共投入19种副料,均为各地名产,制成的包子薄皮大馅,有咬劲,其浓郁独特的素香味,食之回味无穷,尤为老年人喜食,确为天津的独特传统风味小吃。
天津传统风味小吃。由清末天后宫旁的真素园餐馆发明,馅料讲究,作工精细,以木耳、花菜、豆皮、口蘑、香干、面筋、豆菜、腐乳、麻酱、香油等作为馅料,每个包子都捏成21个摺,旺火蒸十几分钟即熟。特点是馅大皮薄、香味浓郁。
京东大肉饼
京东肉饼是地道的北方风味。以牛羊肉猪肉为馅,以河北香河最为出名,京东肉饼是和南方风格不同的,皮薄,肉厚,油旺旺的,吃起来面质软和,肉鲜细嫩,既可当菜,也可做主食。品种达十几种。
羊油香菇豆腐脑
在天津吃豆腐脑的机会很多,品种也多。其豆腐也是非常鲜嫩滑软入口即化,卤汁儿味道鲜美配料俱佳,小料齐备。天津卫的豆腐脑大多都是从河北引进的,久而久之天津便有了自己的风味豆腐脑。天津豆腐脑的卤汁儿配料很讲究,有香菇丝、花菜、木耳、香叶水、大料过油炸香对水熬之,再讲究一点的放一些高汤,最后用水淀粉勾芡,粘稠度适中。当盛上一碗豆腐脑时,先将花椒油、蒜泥配入,再淋上芝麻酱,辣油随意。再配上当年的新蒸的玉米面窝头或贴饼子,那吃起来才叫一个香!
贴饽饽熬小鱼
贴饽饽熬鱼是一道最普通不过的天津家常小吃。特点是饽饽颜色金黄、底面焦脆,小鱼味鲜汤浓,鱼骨酥软。具体作法是:用新玉米面加酵面、碱、清水揉成面团,用两手拍打,以使面团光滑;把新鲜小鱼刮鳞去鳃,洗净,沾上面粉后放入油锅炸至金黄捞出,再放入用葱、姜、蒜、大料炝锅的大锅中,加酱油、醋、精盐等佐料,并注入清汤,待汤沸时,把先前作好的饽饽贴在铁锅壁上,盖严后10分钟,二味俱熟。
芝兰斋糕干
天津著名风味小吃。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芝兰斋创始人于天津沈庄大街开店制售糕干,因产品质佳价廉,颇受人们喜欢,以致成为农历正月人们最喜欢的食品,并传承至今,成为特色小吃之一,它和一般糕类的区别是糕内有馅。
芝兰斋糕干外观洁白、不粘牙、不掉面、口感绵软、风味独特。
选用优质小站稻米、江米面为主料和之为皮,辅以优质红小豆豆沙、芝麻、桃仁、葡干、瓜条、桔丁、白糖、红果、玫瑰、奶油、可可等调配成馅,经包馅蒸熟精制而成。
米面松软洁白,馅心任意配制,入口柔软而筋道,不噎口,不粘牙,越嚼越香,凉热皆宜。
龙嘴儿大茶汤
茶汤是很有特色的天津特色小吃。香甜味美,口感细腻。
天津特色风味小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