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名词解释
1、交通流:在道路上通行的车流和人流统称为交通流。
•2车流量:指在单位时间的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车辆数,且常指来往两个方向的车辆数
2、小时交通量:一小时内通过观测点的车辆数
•3、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内的车流高峰期间连续60分的最大交通量
•4时段交通量(流率):对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内观测到的交通量换算为1小时的车辆数称为当量小时流率,或简称流率
4、流率=n分钟内观测到的车辆数* 60(pcu/h)/ n
n为观测时间(一般取5min或15min)
5、车流密度:某一瞬时内一条车道的单位长度上分布的车辆数。他表示车辆分布的密集程度
6、车头时距:在同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相邻的两辆车驶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时间间隔称为行车视距。
7、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在道路设计中应当保证驾驶员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能随时看到前方道路上出现的障碍物,或迎面行驶的车辆,以便及时采取刹车制动措施,或绕开障碍物。这个必不可少的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7停车视距:指在同一车道上,车辆突然遇到前方障碍物,如行人过街、违章行驶交通事故以及其他不合理的临时占道等,而必须及时采取制动停车所需要的安全距离,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
•8会车视距:指对向行驶的车辆在同一道路上相遇,又来不及错让时,必须采取制动刹车所需要的最短安全距离。包括反应时间的行驶距离、制动刹车后的行驶距离、完全停止后的最小安全距离
8、道路纵坡:指道路中心线(纵向)坡度,坡长则指中心线上某一道路纵坡路段的起止长度。道路纵坡的大小关系到交通条件、排水状况与工程经济。
•9竖曲线:P77
•9、人行道的通行能力:应按其可通过行人的步道宽度计算,通常按一条1M宽的人行带在单位时间的可能通行能力乘上设计的人行带条数而得。
10、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为路肩。
•10道路定线:就是在红线设计或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细部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现状城市建设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确定道路的平面、竖向线形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绘制平、纵断面设计图
11、展线:在山岭地带,由于地面自然纵坡常大于道路设计容许的最大纵度,就需要顺应地形,适当延伸线路长度线路长度沿山坡逐渐盘绕而上,以到达路线终点。这种减缓纵坡,减缓纵坡,延长起、终点间路线长度的设计定线称为展线。
二、填空
1、车辆的停放方式按汽车纵线与通道的夹角关系分:垂直式、平行式、斜列式。车辆的停发方式为:后退停车,前进发车;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前进停车,前进发车。
•2汽车所能爬上的最大坡度、最高车速和汽车加速时间是评定汽车动力性能的三个主要指标
3机动车的其他性能①通过性②制动性③行车稳定性④行驶平顺性⑤操纵稳定性
2、交通流的分类:按交通主体的不同可分为:车流、人流、混合交通流,按交通流输送的对象可分为:客流、货流。按交通设施对交通流的影响可分为:连续流、间断流。按交通流的交汇流向可分为:交叉、合流、分流、交织流。按交通流内部的运行条件及其对驾驶员和乘客产生的感受可分为自由流、稳定流、不稳定流、强制流。
3、由于城市道路有不同等级,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归纳起来可分为连续流和间断流
4、自行车的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h742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