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行街道社区环卫作业市场化
运行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我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常态化、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运行,努力打造洁净、优美的城乡人居环境,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意见文件要求,按照“管干分开、市场运作、网格管理、效能优先”原则,建立市场化运作、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构建城乡环卫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的大环卫格局,全面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行,共建洁净优美的宜居家园。
二、工作原则
管干分离原则。解决现有环卫作业效能不高、考核标准不严、队伍干劲不足等突出问题,将环卫作业剥离推向市场,强化街道对环境卫生的行政监管职能。
市场运作原则。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出具有资质的环卫清洁专业公司承担具体作业,并接受区、街道、社区的监管考核。
网格化管理原则。建立区、街道、社区、作业公司四级管理网络,明确责任人、包片区域和联系方式,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标准规范作业,确保市场化作业人在格中、格在人中。
效能优先原则。通过督查、考核排名等方式,对作业主体进行有效监管,健全优胜劣淘退出机制,不断提升保洁水平,创造群众满意的居住环境。
三、工作内容及标准
:街道是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行网格化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市场化作业公司、界定作业范围、考核作业质量、核发作业经费、督导社区和辖区企事业单位配合作业、处置建筑垃圾、承担应急环境保障任务等工作。
:各街道依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政府采购方式,择优选择有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双重资质环卫作业公司,每个街道原则不少于2家公司进驻作业。各街道确定市场化作业单位后,报区市政公用局备案。
:XX街道17个未改造农村社区和XX、XX、XX街道所有农村社区居民居住地区域的环境卫生保洁及生活垃圾收运至街道转运站,实行市场化运作。市场化作业区域外的环境卫生保洁,由街道负责。
:街道辖区内范围内农村社区、工业园区、绿化带、农贸市场、集市、山边、生产路、海堤海滩、沟渠河道等区域的环境卫生保洁、垃圾清运要做到:
环境卫生做到“六无”。即社区居住地及周边无暴露性垃圾,社区街道无乱堆乱放,社区容貌无乱贴乱画,社区居住地无污水横流,社区绿化无杂草垃圾,河道水面无垃圾漂浮物。
环境保洁做到“五净”。即路面净,房前屋后净,沟渠净,绿化带净,垃圾桶净。
垃圾清运做到“四个及时”。生活垃圾及时收集,桶内垃圾及时清运,桶外垃圾及时清理,收集设施及时擦洗。
四、街道辖区内道路、河道卫生保洁
道路情况:三个街道辖区内的市管公路,由区交通运输局负责联系上级公路管理部门加强公路的道路保洁;街道辖区内乡村道路保洁原则上由街道负责保洁,保洁范围由区交通运输局与街道对接协调相关事宜,所需经费由区财政划转街道,道路的养护管理权限不变。
河道情况:河道卫生保洁原则上由街道负责,农水局负责与街道对接协调保洁范围,并协调相关经费事宜。
以上内容的考核,由区市政局会同区交通运输局、农水局共同考核。
五、配置环卫车辆及设备处置
所配置街道环卫车辆及设备,作为固定资产划转各街道统一管理使用,相关手续一并变更。对根据市场化作业要求需处置的车辆,依照区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进行处置,处置后所得经费统一上缴区财政。
六、工作措施
。建立区、街道、社区、作业公司四级管理网络,明确责任人、包片区域和联系方式,具体为:
区级层面:区市政公用局为城乡环卫一体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的规划、组织实施,负责对城乡环卫一体化进行监督考核等工作。
街道层面:街道办事处是城乡环卫一体化的责任主体,负责招标作业单位,并进行监督考核;负责辖区内公路、河道、山林、工业园区等公共区域内的环境卫生保洁;负责上级布置的其他环境整治任务。
社区层面:配合街道做好对作业公司的监督工作,负责制定宣传村规民约,负责社区的建筑垃圾监管清运工作,负责环境卫生的其他工作。
企业层面:市场化作业单位是落实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作业主体,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标准化作业,负责居民区域内的街巷、流经河道、绿地等范围内的卫生保洁及居民生活垃圾收运工作,负责完成街道布置的其他环卫工作任务。
。区市政公用局作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的规划、组织实施,负责对城乡环卫一体化进行监督考核等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将全区环境卫生管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街道环卫资金专用经费使用。
区行政执法局负责违章建筑的拆除及建筑垃圾乱堆乱
关于推行街道社区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行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