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宇宙从本质上讲是永恒的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但是人类所能认识到的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
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为150亿光年。
光年:计量天体距离的一种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一、天体系统
(一)天体类型
天体:宇宙中的各种星体。
1、最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
在各种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和星云(有巨大的质量)。
(1)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和氦。质量很大,凭肉眼能看到的天体,99%以上都是恒星。从地球上看,恒星的相对位置似乎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上,恒星不仅在星际间不停地运动,而且还有自转运动。
太阳是宇宙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2)星云
太阳系以外银河系以内的气体尘埃,呈云雾状。主要组成物质是氢。质量大、体积大和密度小。
其他天体
(1)行星
围绕恒星运行,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能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物质。不发光,以反射恒星光而发亮。
地球便是绕着太阳运动的行星之一。
(2)卫星
围绕行星运行。质量比行星更小。
(3)慧星
围绕恒星运行。质量很小。呈云雾状。
彗星分为慧头和慧尾两部分。慧头由慧核、慧发和慧云构成。慧核是慧头的主要部分,由冰物质组成,接近恒星时,升华为气体。
哈雷彗星,曾回归。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为76年。
(4)流星体
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沿着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当它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而燃烧,绝大部分流星体在到达地面以前就已完全烧毁。流星雨。少数能落到地面上成为陨星。陨星有石陨星(陨石)、铁陨星(陨铁)和石铁陨星
(二)天体系统
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的。运动着的天体形成各级天体系统。宇宙是一个有序的、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
1、地月系
由地球及其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2、太阳系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八颗行星、矮行星和众多的太阳系小天体等围绕太阳运动,构成太阳系。
矮行星:绕太阳公转,呈球形,不能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物体,比行星小的天体。 太阳系小天体:绕太阳公转,形状不规则,不能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物体,比矮行星小。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小行星改称“太阳系小天体”。“清除”指行星在公转区域中起着支配性德作用,周围物质都在其引力场的控制之下)
3、银河系
由银核、银盘和银晕等部分组成的扁圆盘状星系。包括2000亿个恒星。
4、河外星系
包括星系以及巨量的星际物质。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数百亿个类似银河系这样规模的天体系统,统称为河外星系。
5、总星系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统。人类目前所知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
(一)太阳系成员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其它天体在太阳巨大引力的作用下,围绕太阳公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大质量的吸引小质量的。)
太阳系的成员
太阳(中心天体),八颗行星、矮行星和众多的太阳系小天体。
3、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
(1)八颗行星都运行在地球公转轨道面附近,具有共面性。
(2)所有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具有同向性。
(3)除水星外,其他行星的偏心率都比较小,具有近圆性。
(4)太阳系中除太阳外,其他天体本身不发射可见光,都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从八颗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征看,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二)太阳
(1)太阳的内部结构(内三层)
从中心到边缘 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大气层。
太阳的中心是核反应区。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发生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能量通过辐射区、对流区向外传递。
太阳的外部结构(外三层)
人只能直接观测到是太阳的大气层。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厚度由薄到厚,温度由低到高,亮度由亮到暗。
A、光球
最内层。厚度只有500千米,温度只有6000K。光球的亮度最大。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
光球表面出现的一些黑暗斑点,叫做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太阳活动中最明显、最基本的标志。光球表面温度比较低的区域,比光球表面低1500℃左右,显得比光球暗。黑子数目具有周期性,11年为一个周期。黑子的大小不一,小的直径有2千米,大的直径3000~7000千米;寿命很短,几小时至几个月;一般成群出现;
黑子有强大的磁场。
B、色球
中间层。玫瑰色
策论文写作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