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说
1、生平
2、治学
3、著作
下一页
中医各家学说
第1页/共89页
1、生平
●张从正(约1156~1228),字子和,号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人。
●因居宛丘(今河南省
淮阳县东南)较久,
故自称宛丘;
●因春秋战国时睢州
属于戴国,因此又
自号戴人。
下一页
中医各家学说
第2页/共89页
生平简介
◎1166年受庭训学医,1176悬壶,1178年移居宛秋行医,1180年鉴于当时医界滥用辛热温补之时弊,提出了“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的攻邪学说,1201年46岁在隐水流域行医。
◎1203年从军入伍,1207年52岁时回师中原。
◎1217年被举荐为太医,1219年辞去太医。感慨曰“齿豁头童六十三,迩来衰病百无堪,归游马上行人老,不似当年过汝南”。
◎1222年与朋友麻知己、常仲明酝酿撰写《儒门事亲》,1224年麻被特赐为进士,因病未任;1227年张子和病老缠身,难以东笔,由其口述,麻记录整理而成书。
第3页/共89页
●张氏长期在豫东南行医,中年从军江淮,担任军医,花甲之年被金政府请到太医院担任太医,不久便辞职返乡。
●“兴定中召补太医,居无何求去,盖非好也。于是退而从麻征君知几、常公仲明辈日游上,相共讲明奥义,辨析至理……一法一论,其大义皆子和发之,至于博之以文则征君所不辞专。议者咸谓非宛丘之术不足以称征君之文,非征君之文不足以弘宛丘之术,所以世称二绝。”
●晚年,由于不满金朝统治,乃隐居民间,过着“一张琴,一壶酒,一溪雪,五株柳”、“纸窗土炕醉复醉,日夕间醒吞五斗”的生活。
第4页/共89页
师承授受
传张从正之学者
●麻九畴
●常德
●李子范
第5页/共89页
◎《金史·本传》谓:“张从正,精于医,贯穿《素》、《难》之学,其法宗刘河间,用药多寒凉,然起疾救死多取效。”
◎王孟英:“自古以来,善治病者,莫如戴人。”
后世评价
第6页/共89页
2、治学方法
张氏治学主张以《内经》《难经》《伤寒论》为宗,兼采百家之长。临证主张以祛邪为主,多采用汗、吐、下三法;并发展情志疾病治疗方法。针对医界滥用辛燥温补之弊,提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学术观点。
下一页
中医各家学说
第7页/共89页
●《内经》的影响
●《难经》的影响
●《伤寒论》的影响
●私淑河间学术思想
●兼千百家之长
学术渊源
第8页/共89页
3、著作
代表作:《儒门事亲》
作者:张从正
麻知几
常仲明
最新版本:
《张子和研究集成》
《张子和医学全书》
下一页
中医各家学说
第9页/共89页
《儒门事亲》
◎《儒门事亲》,15卷。
◎经考证,认为前三卷为张氏手笔。
◎其余各卷多为子和口述,
由其门入麻知几、常仲明
等记录整理补遗而成。
第10页/共89页
123中医各家学说12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