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乃大道之源
文化溯源
春秋战国,百花齐放;
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唐朝,佛教传入,道教兴起,儒释道并行;
宋元明,儒学依然是国学;
清,满人入关,依然用儒家思想教化民众;
1949年后……
终极信仰的缺失:
人心如烛,
随世风摇曳!!
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丢失了自我,只有内心的觉醒才能把自己找回来,没有觉醒的生活是反人性的。
没有内心的觉醒,易学的璀璨是不存在的。
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 解读<易经>
《易经》,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智慧经典,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观。
它与西方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印度的《吠陀经》,号称世界四大元典,对人类文明产生着巨大影响。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从《易》开始!
《周易》到底是怎样一部书?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周易》是大道之源,
万物奥妙的无字天书
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唐太宗的宰相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药王爷)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日本明治维新甚至规定:不知易者,不得入阁。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被誉为中国科技史大师,他曾说:“八卦,是东方科技史上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
18世纪,被誉为德国的哲学之父、当代百科全书的莱布尼兹说:“易图是留传于宇宙间科学中之最古纪念物”。
《周易》与算卦
朱熹:易本卜筮之书。
俗话说:
学了《诗经》会说话,
学了《易经》会算卦。
北大的张岱年先生生前曾一再对刘大钧教授说:“只有全面通晓《周易》的理、象、数、占,才能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周易》研究者。”
当今精于筮法的代表人物是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周易学会会长、易学家刘大钧先生。刘先生为当今中国周易学术圈内的先锋人物。
解读易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