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红外光谱——是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照射样品,由于分子吸收了红外线的能量,引起分子内振动能级的跃迁而产生。
~500μm 范围近红外区:λ=~ μ中红外区:λ=~25μm 远红外区:λ>2 5μm T↓,表明吸收的越好,故曲线低谷表示是一个好的吸收带。红外光谱的产生原理伸缩振动(改变键长的振动, n)和弯曲振动(改变键角的振动, d)。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引起红外吸收,只有偶极矩(μ)发生变化的,才能有红外吸收。 H2、O2、N2 电荷分布均匀,振动不能引起红外吸收。
C-O(醇、醚)的伸缩振动为1300-1080cm-1 4000-1400cm-1高频区域叫官能团区. 较为稀疏,容易辨认 1400-400cm-1低频区域叫指纹区谱带密集、难以辨认。
应用:若某一未知物的红外图谱的指纹区与某一标准样品完全相同,可判断它们是同一化合物。 I = 0, ρ=0, 无自旋,不能产生自旋角动量,不会产生共振信号。∴只有当I >0时,才能发生共振吸收,产生共振信号。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影响最大的是:诱导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
化学位移d值的顺序为:炔基氢<烯基氢<芳基氢<醛基氢
三组峰,::; 总积分高度= ++=,分子中共16个H。则各组峰所含的氢原子数目及归属为:
d (s): (÷ ) ×16H= ——> 9H -C(CH3)3
d (s): (÷ ) ×16H= ——> 3H Ar-CH3
d (dd): (÷) ×16H= ——> 4H Ar-H
例:分子式为C3H60的某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如
掌握红外光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