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让数学拥抱生活.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让数学拥抱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明确了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课堂上要架起生活和数学的桥梁。因此,教师应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数学走进学生,贴近孩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就把我教学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些做法与老师们交流一下。
首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我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日常的数学教学是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呢?答案是勿用置疑的,只有这样才能拉进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中的信息窗一“科技小组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从情景图找出、说出1~10的数后,问:“能不能从我们的周围找一找哪些物体的数量是1~10各数?”学生很快从自己的身上找到了许多,如手、脚、眼、耳,又在我们教室内发现门、窗子、玻璃、课本、铅笔等许多物体的数量。我接着说:“老师有6支铅笔,你呢?”学生一下子说出来好多,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把课堂推向高潮。这样,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当中真正地感受到了数学的存在,就会开始用数学的眼光去体验生活。
当孩子们有了一种能力之后,有时候他们的想像是出乎意料的。比如,在我们几天之后学习“0的认识”时,我们班的同学就给我了一个惊喜:课上同学们经过一番辛苦的劳动之后,终于把所有的苹果都摘完了,‘一个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学生有了充足的感知,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在处理自主练习时,一名男同学突然站起来说:“黑板上有小鸟!”全班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黑板上,脸上露出怀疑,我也纳闷:小鸟在哪儿?只听他说了一声“是0只”,我们一愣,接着就齐说“对,有小鸟”。
还有,在学习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中比较高矮这一内容时,我故意和一名学生去抢篮球,学生马上就发现了问题:老师高,学生矮;老师大,学生小……然后我让同桌互相比较,并适当扩展,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学习内容,下课时每个人都笑着跑出教室。像这样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可用资源,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相信学生就能轻松地学习数学了。
其次,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
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这并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并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
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情况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的积木代表不同的水果(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得出谁搭的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谁搭的积木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
还有,教学“阿福的新衣”中的“厘米、米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量一量自己的

让数学拥抱生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8-05-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