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章历史.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辛亥之后,去满洲一国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暴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
——孙中山
这哪里是中华民国,分明是中华官国、中华匪国!
——陈独秀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标志
陈独秀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9月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更名为《新青年》) ,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鲁迅
陈独秀(1880-1942),安徽安庆人。在上海、安徽等地创办过《国民日报》、《安徽俗话报》等报纸,宣传革命思想。组织过岳王会。参加过“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的骨干人物。
李大钊(1889-1927) ,河北乐亭人。1916年回国后担任《晨钟报》、《甲寅》等报刊的编辑。《新青年》杂志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并把新文化运动引向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文化方向。
胡适(1891-1962) ,安徽绩溪人,1910年考取庚款留美官费生,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留美期间,他广泛涉猎各种社会思潮,着手研究中国文学的改革问题,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文运动的主要倡议者。
蔡元培(1868-1940) ,浙江山阴人,同盟会元老,辛亥革命后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后来游学德、法等国。1916年底被任命为北大校长,提倡“兼容并包”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使北大人才济济,气象万千,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渊薮。
鲁迅(1881年-1936年),浙江绍兴人,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36年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第四章历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14.46 MB
  • 时间201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