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信息化解决方案-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前言
近年来,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全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各个地市、县区纷纷采用这种模式来提升辖区的管理水平。但是各个城市基于市面上已有的一些产品实施本地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时,也发现了诸多问题,导致许多项目不能得到顺利的实施,使得用户方对开发商不满。大部分问题是由于已有产品所隐含的管理模式不能与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完全贴合造成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对案件的管理流程不同
有的城市采用标准的“双轴制”的案件管理模式,有的城市则要采用“二级双轴制”,还有的城市要采用“高位监管的二级双轴制”;管理模式的不同,导致了案件处理流程不同。同一城市,随着的案件数量、辖区面积的变化,也可能对已有流程进行改造。因此,系统要能够快速的适应各种不同的案件管理流程的变化。
二、城管中心组织架构不同所导致的案件处理权限不同
为了提高案件处理的效率,同时兼顾方便对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评价,案件处理过程中的权限分配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在运行过程中做出调整。如立案权、结案权、派遣权、处理权在受理员、值班长、指挥长、专业处理部分之间的调整。
三、评价体制的不同
总体来说,数字化城管评价包括区域评价、岗位评价、部门评价等等评价方法,具体到某一个城市,每个评价方法所涉及的评价主体不同,评价的级别也有所不同。如有些城市区域评价主评价到区县,有些则评价到责任网格甚至单元网格。评价指标在不同城市或者相同城市的不同管理阶段,也会做出调整。
四、案件来源不同,案件处理的发布途径不同
不同城市管理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同一城市所管理的范围也在逐渐变得越来越大。这导致了平台的案件来源、案件发布的途径都会有所不同。不同的案件来源会涉及不同的系统,一般来说可能包括:城管通、视频监控系统、门户网站、12319呼叫中心系统等等,可扩展的系统包括:路灯监控系统、道路交通管网监控系统、各种地下管道监控系统等等,有的城市则涉及河道监控系统的接入。每一个系统都有可能成为城市管理的一个事件源以及信息发布源。
由于以上原因,导致目前市面上一些现有的产品不能迅速的适应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用起来别别扭扭,开发商改造起来推三阻四。
纪元柔性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简介
中创中间件公司合作伙伴济南纪元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基于中创工作流中间件产品“InforSutie Flow”研发了“纪元柔性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该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集工作流技术、数据集成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服务集成技术于一体,能够在系统建设及运行过程中,随城市管理体制的变化而调整管理流程、评价体系以及可接入的外部系统,从而完全能够适应不同城市管理模式的需求。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产物,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的过程,也是模式不断再创新、不断再发展的过程。“纪元柔性数据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的价值点正在于支持管理模式的创新,包括:
支持城市管理模式创新:通过图形化的配置调整,系统可快速“双轴制”、“二级双轴制”、“高位监管二级双轴制”等等管理模式的演化。
支持组织结构及流程处理过程的创新:城管员与责任网格之间可以是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管理关系,无论采用哪一种关系,系统都可通过图形化的工具进行快速配置调整。另外通过对流程逻辑与业务逻辑的分离,系统也可以快速实现立案权、结案权、派遣权、指挥权、处理权、督办权、受理权在不同角色之间的调整。
支持评价体系的创新:系统采用数据仓库技术,案件处理数据的抽取、计算、聚合、报表展现全部通过相应的工具配置实现。可快速增加新的评价指标,可对评价指标的算法进行快速的调整。
支持大城管的创新发展路线:系统采用柔性的面向服务的架构,提供数据交换的规范,当城市管理有新的拓展,需要接入新的系统时,新系统的开发商只需要按规范开发,即可实现与平台的对接。
纪元柔性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总体架构
“纪元柔性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涵盖了建设部有关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关规范所要求的所有功能模块,具体包括:监管数据无线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同工作、地理编码、监督指挥、综合评价、应用维护、基础数据管理、数据交换共9个子系统。
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系统分为多渠道接入层、外部系统接入层、前端展现层(人机交互)、流程集成层、服务总线层、业务服务实现层以及数据中心。
图1. 纪元柔性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总体架构
多渠道接入层:平台包括了基于3G通信网络的城管通、领导通接入、12319电话接入、视频监控信号接入以及监控大屏信息输出;
外部系统接入层:多部系统包括城市管理的各类监控系统的接入,如城市应急处理系统、城市防汛水情测报系统、城市井盖报警系统、城市排水监控管理系统、城市供水调度监控管理系
数字城市信息化解决方案-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