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园小学智能机器人活动室方案
一、机器人教育推广的宗旨和推广意义
根据《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的精神,为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立与之相应的教育机器人创意项目课程,使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学习掌握机械、电子结构、信息技术、电脑应用等综合知识,让他们在探究科学知识的实践中,结合所学的综合知识,运用科学创新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创意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从小树立他们的团队意识、社会意识、科学意识、以及创新意识,为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机器人教育理念
以机器人创意项目组合为载体,以机器人器材为工具,为孩子设立相应的机器人创意项目课程,让孩子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学习并掌握机械、电子结构、信息技术、电脑应用等综合知识,使他们在探究科学知识的实践中,成为小发明家、小工程师,让孩子体会自身价值,实现未来的梦想。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机器人工作室的功能
1、学生学习、活动的乐园,增加学校的品牌科技教学特色,成为学校的亮点。
2、丰富学校的科技活动项目,建立起学校机器人教育活动基地,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乐园,学校开设特色课程,成为教学亮点;
3、展示学校教育成果与形象,进行更多教育研究探索;
4、辅助多种基础课程教学,如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等;
5、学校开展科技小组活动、机器人竞赛, 为区、市、全国各类竞赛提供训练基地
6、个人学习软件编程、电子技术、单片机设计、机械工程设计等,增加学生接触高科技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程序编程方法。
四、机器人教学内容的参考组成
(一)教学原则
1、激发兴趣。让学生求知、求发展,同时经历挫折与享受成功的喜悦。
2、坚持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并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直至问题解决。
(二)教学内容的四大安排
1、机器人的概述:认识机器人的由来、发展、应用等;
2、机器人的硬件:主控板、马达、传感器等硬件组成体系;
3、机器人的软件:计算机编程;
4、机器人的应用项目。
(三)几种教学方法
1、集中讲授法:机器人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
2、任务驱动法:机器人编程的教学,可结合具体项目进行
3、直观演示法:教师设计好机器人项目,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应用项目
4、小组竞赛指导法与自主探索法:机器人项目的设计与制作
五、工作室开展活动项目
●机器人活动培训课程,辅助多种基础课程教学,如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等
●科技老师机器人培训讲座
●电脑机器人竞赛。
●机器人主题活动周(月),科技小组活动
六、机器人工作室竞赛活动的开展
协助学校开展机器人教学、培训教练员,选拔优秀选手,参与国内、国际各项机器人竞赛,各比赛项目如下: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科协)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举办单位:教育部关心下一代等
●中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
举办单位:中央电教馆等
●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
●组织学校参与国际对口交流活动
注:参加教育部、科协省级以上比赛获奖的学生将有加分、保送大学的政策
七、工作室基
智能机器人工作室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