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曹禺
一代戏剧大师,在中国现当代话剧史上作出卓越贡献,在海外是最具影响的中与创作道路
(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1910年9月24日(农历8月21日)生于天津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祖籍湖北潜江。1923年入南开中学,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开始了他的戏剧生涯。在导师张彭村指导下,在易卜生戏剧《娜拉》、《国民公敌》中扮演娜拉等角色而崭露戏剧才华。1928年中学毕业保送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3年毕业进入清华研究院。1934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雷雨》,同年9月回天津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外文系任教。1936年发表《日出》,同年8月到南京戏剧专科学校任教。1937年发表《原野》。
二、《雷雨》讲析
1934年7月,曹禺的第一部话剧作品《雷雨》在《文学季刊》1卷3期的发表,它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里程碑。
(1)《雷雨》思想意蕴的阐释
以二十年代初的社会为背景,通过好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血缘和性爱纠葛的情节,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的悲剧,不仅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展示了畸形的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
(2)人物形象分析
A 周朴园的形象
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冷酷、专横、自私、虚伪。
逼蘩漪“喝药”
淹死民工发昧心财,指使警察打死罢工的工人
主导性格以外
2\真诚、温和,忏悔中透出人性的善良。
与侍萍恋爱,令周萍认生母,医院忏悔。
把握人性的真实。
B、繁漪的形象
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爱与恨交织、互生。
忧郁、阴鸷、乖戾、孤傲、疯狂
为了捍卫自己的个性自由、尊严与作为女性的生命权力,她义无反顾地挣扎、搏击,不顾一切的反抗、报复。(周朴园、周萍)
典型意义
揭露了带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压抑、践踏人性、蔑视人的尊严的罪恶,激起人们对不幸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于人的地位、尊严、权利的深沉思考,把反封建家庭的罪恶与个性解放联系起来,使剧本具有崭新的时代内容。
C、侍萍
生活在底层
善良的性格
自我牺牲的母性
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
四凤单纯、朴实,善良,易于受骗
周萍:
自私,懦弱,
其精神状态空虚颓废。
周冲
是纯洁无瑕的“间色人物”,是“夏天里一个春梦”。其对社会现实还缺乏起码的理解,还生活在飘渺的憧憬和梦幻之中。
第十七章 曹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